健康频道
中国香港阿伯肩袖巨大撕裂,“小球囊”解决“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05 来源: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

近日,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团队成功完成院内首例:肩关节镜下可吸收球囊植入微创手术。

61岁中国香港患者肩痛缠身,传统治疗无果

61岁的马伯(化名)是中国香港居民,一年前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右肩严重损伤。经肩关节MRI检查后,结果提示右肩关节肩袖巨大撕裂。由于年龄问题,马伯辗转多家医院,医生均建议采用保守治疗,但症状却逐渐加重。不仅日常活动受限,夜间疼痛更是让他难以入眠,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这让马伯对康复渐渐失去了信心。

6月回中山探亲时,经亲友推荐,马伯来到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专家团队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肩袖撕裂范围大、肌腱回缩严重以及组织质量显著退化,肌腱质量差,即使尝试了各种缝合技术,也难以实现牢固有效的修复——这属于典型的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需要新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手术顺利完成效果佳,医院技术迈上新台阶

面对患者病情,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团队决定采用肩关节镜下球囊植入术这一国际前沿技术。

该技术通过关节镜微创操作仅需建立3个5毫米的切口,精准植入一枚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球囊至肩峰下间隙。

镜下测量缺损范围后,植入相应型号的球囊。球囊充气后,在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瞬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生物缓冲垫”。

其核心作用在于:

1.重建力学平衡,有效替代损伤肌腱功能,减少肩峰下摩擦,限制肱骨头上移,辅助肱骨头滑动;

2.为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的重塑提供关键支撑,为术后无痛康复锻炼的力学环境。

该技术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极少,避免了置换手术的高昂费用与长期康复需求,为巨大不可修复的肩袖损伤、翻修手术患者提供了革命性的新选择。

术后一周,患者开始康复训练,两周后自主抬肩,目前已康复出院,肩部功能基本恢复。

微创技术优势显著,填补治疗空白

肩袖损伤是运动损伤和中老年退行性病变中的常见病,数据显示在老年患者中占比超65%。传统的药物或物理治疗往往效果有限,而开放手术对高龄群体来说风险较高,使得许多患者不敢尝试。

可吸收球囊植入术的创新之处十分明显:

一是微创高效,切口微小,手术时间短,大大降低了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二是生物兼容,有效替代损伤肌腱功能,从而避免受伤老化的肌腱进一步磨损;

三是适应广泛,特别适用于相对高年龄、肌腱老化骨质增生的患者。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文盾校对——用科技,守文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