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在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上演。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经胸痛中心“双绕行” 绿色通道直达介入室,医护团队仅用20分钟便成功打通了堵塞的“生命线”,再次刷新了胸痛中心救治速度,彰显了区域协同救治的强大效能。

危急时刻
一键启动区域协同救治网络
9月16日上午12时,邓先生在家突发持续性胸痛已超两小时,伴大汗淋漓,情况危急,家属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中心接线后,马上安排就近的马新医院急救团队迅速出车,抵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完成首份心电图检查,并通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将数据实时上传至黄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微信工作群。
黄圃人民医院值班医生迅速远程判读,确诊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脏急症之一,每延迟一分钟,心肌坏死范围就扩大一分。
生死时刻,黄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值班医生远程指导现场医生进行初步用药,并一键启动黄圃人民医院介入室,同步通知120急救车执行“双绕行”转运预案——绕行急诊科、绕行CCU(心脏重症监护室),直达介入室。

极速救援
20分钟,刷新抢救“黄金速度”
救护车上,急救团队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并将患者信息实时回传黄圃人民医院。院内,由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李斌统筹指挥,心血管内科负责人、胸痛中心质控员纪荣庄带领的心脏介入团队已全员就位,介入室准备完毕。
救护车抵达医院后,患者直接推入介入室准备开始手术,全程无缝衔接,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堵塞血管(D-to-W时间),仅用时20分钟,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再一次刷新黄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心梗抢救的历史记录。
惊险逆转
术中心跳骤停,医者沉着力挽狂澜

手术中,术者迅速完成穿刺并行冠脉造影,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血流TIMI 0级(无血流通过),大量血栓堆积。正当抽吸导管取出暗红色血栓时,突发意外——患者心跳骤停!
千钧一发之际,心脏介入团队临危不乱: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药物抢救。约1分钟后,患者自主心跳恢复,神志转清,生命体征逐步稳定。
危机尚未解除。纪荣庄团队沉着冷静,继续操作:导丝顺利通过病变段,再次抽吸血栓,球囊扩张,精准植入支架……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
随着支架释放,血流瞬间恢复,胸痛症状迅速缓解,生命体征逐步平稳,转危为安。术后,邓先生在ICU及心内科医护团队精心照护下恢复良好,并于9月26日康复出院,并将写着“一颗仁心一双妙手,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锦旗献给了黄圃人民医院心脏介入团队,表达深深谢意。

据黄圃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抢救的成功,是黄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区域协同救治网络高效运转的典范,凸显了医院建设的两个明显成效。一是远程诊断前置化:网络医院初诊,信息实时共享,决策前移,实现院前院内信息无缝对接;二是救治流程最优化:“双绕行”模式打破传统流程壁垒,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患者一到,直接手术”。
专家提醒:突发胸痛,请牢记这救命三点
面对急性心梗,每一秒都至关重要。黄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专家提醒:
1.立即拨打120,不要自行驾车去医院,救护车是启动“双绕”流程的关键。
2.保持镇静,等待救援。静卧休息,为救援争取时间。
3.积极配合急救人员和医生的指令。
记者 蔡伟强 陈玉欣 关晓琳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