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山灯饰产业获央媒省媒关注
发布时间:2023-10-20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过十年历程,“世界灯都”中山古镇以“灯”为媒搭建起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灯饰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近50%。10月20日,新华社、Canton Today(今日广东)等央媒省媒聚焦古镇灯饰产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转载中山日报社制作的双语短视频《中山之“光” 点亮丝路》,通过外商们的“追光”故事,讲述了中山灯饰产业拓展国际商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的成效,展示了中山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广东力量。

新华社报道截图

短视频在国内外“出圈”

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的中山市古镇镇,集聚了近2万家灯饰照明企业,活跃着一大批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外商,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享受“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红利,架起中外贸易畅联、民心相同的桥梁,实现了人生价值。短视频《中山之“光” 点亮丝路》采访了4位在古镇灯饰产业链上从事不同工作的外商,报道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以来,外商以及灯饰行业迎来的机遇、变化与发展。

Canton Today(今日广东)报道截图

古镇灯饰从无到有、从有到领先、从领先到走向全球的发展史,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的缩影,也是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襄繁荣的见证。该视频的选题和内容获得新华社以及广东官方外宣账号Canton Today(今日广东)青睐,新华社客户端以《中山之“光” 点亮全球》为题,转载了视频。Canton Today在海外社交账号转载视频,向海外受众展现了“世界灯都”古镇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山的经济活力,提升中山城市外宣声量,也展示了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无限商机。

“一带一路”上的追梦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外国友人来中国经贸交流、创业打开了机遇之门。

叙利亚商人沐佳。记者 黄艺杰 摄

短视频《中山之“光” 点亮丝路》中,从1990年开始就在叙利亚从事灯饰行业的商人沐佳,2012年从采购商化身成为经销商,来到中山古镇成立了贸易公司随后又开设灯饰工厂。沐佳表示,来中国之前,他的客户就只有叙利亚和周边的几个国家,但来到中国,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全世界,这就是他的梦想。

希腊人卢卡斯(中文名吕布)。记者 黄艺杰 摄

2015年,希腊人卢卡斯(中文名吕布)来到中山创办了自己的灯饰工厂,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员工超过130人,产品卖到了全球。在此期间,卢卡斯收获了事业,也遇见了爱情,成为了“中国女婿”。而中山,也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卢卡斯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在过去十年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未来自己的事业也会越来越好。

土耳其人白鹰(左)。记者 黄艺杰 摄

土耳其人白鹰2011年来到中山古镇,从此和灯饰结下了不解之缘。201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灯饰贸易公司,并成功把老东家变成了自己的客户。如今他的客户遍布中东和欧美,他坦言随着更多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生意越来越好做了。

伊朗人阿里。记者 黄艺杰 摄

伊朗人阿里是电子工程师,设计了很多现代、时尚的灯饰,他最大的愿望让在伊朗的家人来中山生活。

随着“海丝”和“陆丝”两条弧线向世界迅速地铺展,数以万计的外商来到古镇,中山之“光”走向世界,也成为了梦想之光,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

十年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中山,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提升,并实现了资源互补、贸易互通、产业互促。

数据显示,2022年中山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进出口额748.2亿元,增长15.4%。今年,中山提出的“百展千企”行动目标是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参加100场以上海外展会。在刚刚闭幕的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中,中山派出史上规模最大的参展团,参展企业达248家,展位860个,涵盖家用电器、照明、五金、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展区,参展企业和展位数量,双双创下了历年新高。

10月22日,第29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即将开幕,参展企业超过3300家,届时将有超140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前来参观采购,来自五洲四海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的客商再次涌向中山觅商机、寻合作。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更紧密地把中山和世界联系起来,不断提升着古镇灯博会的发展规模和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展示了中山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强大潜力,为中山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编辑  张英  二审  陈彦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