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红“减肥药”暗藏风险
发布时间:2023-06-22 来源: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减肥成功的小珍,
最近却很累。
她最近一周莫名出现一些奇怪感受:
觉得自己被人追杀,异常恐慌;
反复出现心慌、胸闷、
手抖、呼吸困难等状态,
在家难受得大喊大叫;
家人带去急诊初步检查没有发现异常,
便在建议下转来了精神科就诊。

刚进诊室,小珍哭着说:“医生,快救救我!”细问之下,她说觉得脑袋里有一只虫子正在啃咬,身上也有虫子在不停变换地方啃咬,疼痛难忍。

小珍妈妈反馈,孩子以前从未这般过,父母两边的亲戚也没听说过谁有精神问题。只是近半年前,小珍一直网购某减肥产品,使用后减肥效果确实好:整日不思饮食却精力旺盛,甚至有点类似打鸡血的亢奋,几个月之内就瘦了20多斤。于是两周前,该减肥药功成身退。

医生想留点这减肥药的样品,妈妈说“吃完了,瓶子都丢了”,只给出示了商品网购的交易记录。

小珍到底是怎么了?

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医生考虑小珍的异常精神状态由“三无”减肥药引起的可能性最大。

近年来,一些减肥产品明面上披着“减肥咖啡”“减肥糖”“无负担减肥”的外衣,暗中却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物质,借助新媒体互联网之东风,飞入广大爱美人士的手中。这些产品,虽有减肥作用,但其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代价却太大了些。例如,央视曾报道,警方在一些减肥产品中检出麻黄碱、甲卡西酮等毒品成分,这些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导致类似小珍那样的精神症状。

能治好吗?会落下什么病根?

可以很肯定的是,经过医院规范系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完全康复。当然,更具体的判断,医生可能需要根据这些产品中的具体化学成分类型、含量、服用时间等情况来综合考虑。

我正在用的像就是上面类似的产品,怎么办?

若您已经在服用一些可疑的减肥产品,也不必过于恐慌。稳妥起见,建议暂时停用,可先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或致电)查询该产品是否属于国家批准许可的正规产品。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身体或精神方面的异常状态,建议及时至医院就诊,并保留相关样品、包装和交易依据,以便于医生做出更精确的判断。

道理虽人人都懂,但现实往往是:控制饮食受罪,运动塑身太累,一粒减肥药才算完美。

即使是正规减肥药,若要减肥成功,可能也得付出一些代价。假若茶饭不思、上吐下泻、头昏目眩、恍恍惚惚这些都算小意思,不影响整体完美;那如果像小珍这样,付出的代价是把人给整出精神病,何谈完美?

在此温馨提醒广大爱美人士:
莫信广告天花乱坠,
管住嘴迈开腿,
健康方能完美。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