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父亲器官换三家幸福,值得!”江西小伙为中山医护人员送锦旗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中山+

“捐献父亲的器官能换来三家人的幸福,这件事情值得!”4月18日早上,从老家出发的江西小伙王先生抵达中山后,顾不得休息,先后来到中山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市中医院,为医护人员送上了三面锦旗。

王先生为市人民医院OPO办公室医务人员送上锦旗。  记者 盖刘宝  摄

捐献器官
助三位患者获“新生”

王先生的父亲今年60岁,在中山市大涌镇工作,今年4月初因为脑出血去世。从外地赶来中山的王先生,想到父亲生前爱做善事,就和家人毅然做了一个决定:捐献父亲的肝脏和双肾。

“换一个角度看,相当于父亲以另一种方式还在世间,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念想。”王先生心情十分沉重,但还是缓缓地吐露初心:十年前,他就了解过人体器官捐献的事情,自己还想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今年4月初,当他的父亲病重之际,市中医院的医生问他是否愿意在父亲身故之后,捐献器官延续他人生命,他与医生的想法“不谋而合”:希望父亲的器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重获“新生”。

4月中旬,在市人民医院OPO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完成了父亲的器官捐献手续,其父亲肝脏和双肾也挽救了三人的生命,让他们重启生命旅程。

“感谢你们!若没有你们,我一个人做不成这件事情。”原本要去浙江上班的王先生绕路来中山,只想完成一个心愿——给市人民医院OPO、市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以及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分别送上一面锦旗,感谢他们的协助,让自己完成了父亲器官捐献这件事。

锦旗中间写着“生命摆渡通彼岸 至善至诚暖人间”两行黄色大字。  记者 盖刘宝  摄

记者看到,锦旗中间写着“生命摆渡通彼岸 至善至诚暖人间”两行黄色大字。“有了OPO工作人员的协助以及各位医生的帮助,让我父亲最后再做一点好事。”王先生表示,希望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受益。

随后,王先生分别前往市人民医院外科ICU以及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送上锦旗,郑重表达谢意。

王先生为市人民医院外科ICU医务人员送上锦旗。 记者  盖刘宝 摄
王先生为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送上锦旗。 记者  盖刘宝 摄

18日下午,完成心愿的王先生踏上前往浙江的高铁,争取第二天早上正常上班。

中山完成468例器官捐献
助2080人重获新生

2011年,中山成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试点城市,2013年正式设立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12年来,经过积极的探索和推进,中山市器官捐献的数量不断上升。

器官捐献者人名墙。 记者  盖刘宝 摄

中山市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主任谢熙介绍,截至2025年4月18日,中山已完成器官捐献468例,捐献心、肝、肺、肾等器官1713个,眼角膜390个,捐献的器官和组织累计让2080人重获新生和重见光明。

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中山每百万人口捐献率一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