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十四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要通过“十五五”时期的不懈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发展成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十五五”时期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至关重要,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一、深刻理解阶梯式递进的发展规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阶梯式递进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提出,既反映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把握一以贯之的长期性,同时也要注重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更加鲜明地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特点,是由阶梯式的阶段性发展成果逐级累积形成的。这种阶梯式递进,意味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们聚焦于夯实产业基础、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而“十五五”时期,则要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比如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开放等。只有深刻认识到这种阶梯式递进的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同时,阶梯递进式的发展规律,也揭示了我国“五年规划”制度的独特政治优势。“五年规划”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为不同发展阶段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种规划方式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思考,也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阶梯式递进的发展规律下,“五年规划”能够引导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每个“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我们不断积累发展经验、提升发展能力,逐步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二、精准把握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精准的把握关键时期的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明确发展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这次全会不仅关乎“十五五”如何开好局,更关乎“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是否清晰、动力是否强劲、保障是否坚实。顺利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精准把握这一时期的特征与要求。“十五五”时期,既面临着巩固“十四五”成果、解决既有发展问题的任务,又承载着探索新路径、实现新突破的使命。这一时期,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全面发力。既要补齐短板、夯实根基,确保发展行稳致远;又要瞄准前沿、开拓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只有精准把握这一关键时期的节奏和力度,才能避免盲目冒进或停滞不前,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践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实践要求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阶梯式递进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目标与路径的协调。在这一宏大征程中,坚持践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实践要求,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长远眼光,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不动摇,更要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精准发力、持续攻坚。在“十五五”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不懈努力意味着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巩固拓展“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果,从而夯实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接续奋斗则强调我们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和战略的定力,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总之,把握承上启下关键时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接续奋斗,是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秉持的坚定信念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大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实践要求,共同汇聚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的强大力量。面对“十五五”时期的新任务、新挑战,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只有坚持践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实践要求,瞄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目标,行稳致远、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