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前沿·南头丨南头镇:国企助力农房焕新,绘就沿线和美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中山+

作为中山“北大门”,南头镇是展示中山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沿线农房风貌直接关系到南头镇的整体形象。

长期以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沿线农房多为“火柴盒”式平顶建筑,外观较为单一。岭南地区炎热季节长,水泥屋顶吸热严重,室内温度高,空调能耗大。雨季农房易发生渗漏,引发墙体发霉、墙皮脱落等问题,影响村民居住体验。

南头镇坚持“聚焦民生、微改造、精提升”的工作思路,于2025年4月率先启动农房外立面改造试点工程,推行“平改坡”与“增设小披檐”改造。试点可行后,于同年7月启动第二批改造。在中山翠亨建设公司的支持下,克服高温天气、房屋结构限制等困难,累计完成农房风貌提升300余间,成效显著。

南头镇完成农房风貌提升300余间。通讯员供图

创新改造模式,凝聚多方合力

据了解,本次改造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支持、村民参与”的创新模式,由国有企业中山翠亨建设有限公司以“微利+平衡”方式出资支持,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企业参与不仅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专业能力也为改造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村民积极参与,切身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针对顶层高温难题,项目优先采用“平改坡”方式,利用坡顶与平顶之间形成的空气隔热层,有效阻隔太阳热量,显著改善顶层居住舒适度。在安全方面,由专业建筑企业精心设计,采用轻钢结构在原有平顶农房上进行搭建,并选用性价比高、耐久性强的树脂瓦等材料,既确保结构安全,又提升整体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民对人居环境的需求从功能满足延伸至视觉美观。为体现片区风貌特色,项目选用造型简洁流畅的树脂瓦,既传承岭南建筑元素,又融入现代审美。“平改坡”和“新增小披檐”的设计,打破了“火柴盒”式建筑的呆板外观,增强了立面层次感。在色彩选择上,项目在保持整体协调的前提下,提供了以橙色为主、蓝色为辅的两种树脂瓦色调,既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又满足村民多元化需求,有效激发了参与积极性。

示范引领带动,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工程遵循‘先试点、再铺开’原则,选取广珠西线高速沿线首排农房作为试点。”南头镇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期部分村民对政策理解不深、对改造效果存疑,支持度有限。随着首批38栋农房改造完成,美观坚固的坡屋顶和显著的隔热效果赢得了村民信任,疑虑随之消散。第二批改造吸引了200多户村民踊跃参与,并主动为施工提供用水、用电等便利,形成了“一户改好,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每一份微小的推动力,都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高效促进了工程进展。

南头镇广珠西线高速农房风貌提升工程,不仅实现了城乡面貌的焕新升级,更体现了以民为本、回应需求的政策初心,成功实现了民生改善与乡村风貌的“双提升”,为“百千万工程”写下了生动注脚。

【出品】北部片区新闻联络处(小榄 东凤 阜沙 黄圃 南头)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