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镇对甫小学:设置36项课程,满足学生家长多样化兴趣需求

2022-06-03

“家里挂满了我画的油画,客人看见都夸画得漂亮,我觉得很开心。”黄圃镇对甫小学六年级4班学生赖韵淳表示,自从参加了学校课后素质课程的油画班,她的画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学校上素质拓展课程,不仅能和各个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还能在按时完成作业后,拥有更多玩耍时间。”

记者了解到,该校课后服务采用“基础托管+素质课程”的服务模式。其中,本校老师为学生进行课后答疑、作业指导,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引进第三方教学机构老师为学生提供兴趣课程。目前,该校共有1190名学生,其中1154人参与课后服务。在素质课程服务板块,学校设置了36项兴趣课程,涵盖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科学等各个类别,充分满足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多样化兴趣需求。

孩子学得开心,家长选得满意

“孩子学得开心、学有所获,我们家长打心眼里觉得满意。”三年级学生黄君豪的妈妈笑着说,孩子以往都是在校外学习体育课程,每个月花费的钱远超现在课后服务一个学期的费用。平时,他们夫妻俩忙于工作,接送孩子也令人头痛,“学校教授素质课程的老师都是经过第三方机构和校方遴选的,教学质量丝毫不用担心,同时也一并解决了接送孩子的难题,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减负,方便家长。”她还表示,学校为确保孩子们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还提供了试课课程。

“本学期武术班里有25名学生,每次上课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站在前排。”通过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引入进校教授武术的老师吴海鹏告诉记者,作为教师要想通过课后服务管理平台进入学校教学,必须通过层层审核,还要不定期接受家长、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工作人员的监督与抽查,“基于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和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的服务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挖掘与培养专业性人才。”


▲学校设置的兴趣课程充分满足了学生与家长的多样化兴趣需求。

课后服务减负不减质,护航学生全面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黄圃镇对甫小学课后服务负责人钟慧娟表示,学校在开学之初便召开相关会议,要求各个学科转变教学思路,重新优化教学方案设计,“我们不搞题海战术,只精选好题,要求老师必须事先备好课,认真批改作业,从根源上提高对老师的要求,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为充分将课后服务能效最大化,在开展基础托管的同时,对甫小学还特别引入了创客、思维导图一类的逻辑训练课程,“此类课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开发与活化思维能力。”钟慧娟表示,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课程深受广大学生与家长青睐,接下来,学校将不断优化素质拓展课程供给,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需求,引进更多更优质的课程,护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见习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谭燮敏
◆图: 通讯员提供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热门新闻
加载中...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