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通行证,价值10万!要不是有它,我的一车海鲈鱼就打水漂了。”1月21日上午10时,在中山市强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老板郭振强拿出一张写有“坦洲镇疫情防控”的蓝色临时通行证,向记者展示。通行证的故事得从1月13日开始说起。
坦洲镇除了是广东省企业百强镇外,也是一个农业大镇,有1.6万亩特色水果旅游园区、2.9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因疫情防控需要,1月13日上午,坦洲对进出镇的所有道路实施全面管控。管控期间,坦洲镇人员原则上只进不出。这可急坏了众多农户,部分已装运打包的水产、成熟需采摘的水果运不出去怎么办?
一张“价值10万”的通行证
13日上午8时30分,郭振强的养殖场第一车鱼顺利出塘运往珠海加工厂,第二车鱼却在经过中山坦洲与珠海交界的马角位置被截下。运车司机被告知,配合防疫要求,我市进出坦洲的快线公路已实行交通管制,人员车辆原则上“只进不出”。9时50分接到司机电话时的郭振强,正在裕洲村的鱼塘边撒鱼苗。“这车鱼价值近10万元。一出塘就已立即急冻、装车要马上送去加工。若出不去,那10万元就打水漂了。”心急如焚的郭振强,马上打电话向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求助。
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欧阳嘉敏10时接到了郭振强的求助电话。交通管制的消息,她也是刚得知不久。“得知消息时,我们就马上拟了一个通知,建议养殖户们暂缓鱼虾出塘。可部分养殖户已赶不及暂缓了。”除了郭振强外,欧阳嘉敏又陆续接到了农户的求助电话。坦洲镇一家进出口备案厂一批水产品无法出口、肇庆一家果农采购的8000斤番石榴滞留……交通管制后的1小时内,遇到难题的农户们纷纷向镇农业服务中心打来咨询或求助电话。
欧阳嘉敏第一时间向坦洲镇疫情防控指挥办汇报了情况。为减少农户损失,指挥办决定为一些急需运输的农产品开具临时通行证,在做好各项防疫防控要求后,运输车辆消毒、对接双方司机全身消毒后,车辆交接产品运出。欧阳嘉敏马上把这个要求通知给各农户,以及着手帮他们做办证的准备。
在等待欧阳嘉敏回复期间,郭振强一直焦急地在鱼塘边踱步、打电话,“等回复时,我的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司机再去买冰加到车上,让鱼保鲜。中午12时许,她就通知我,下午1点去镇发改局办临时通行证。当时压在心里的大石头才稍轻了一点儿。”
13时,当郭振强来到镇发改局时,前来办证的各种企业人员已排起了队,这让他又紧张起来。“人家工厂的产品量大、金额大,我们农产品金额一比就太小了,不知要排到什么时候啊!”此时,镇政府已细致考虑到鲜活农产品等不得,为农户开通了绿色通道。郭振强一到,欧阳嘉敏就领着他快速去开证。按要求登记好养殖户的养殖地点、规模、品种以及司机姓名、行驶证等信息后,半个小时后,郭振强已拿到了一张印制好的临时通行证,这也是坦洲“011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坦洲镇为农户开出第一张“通行证”。
当天下午,在坦洲镇马角村交接路口处,郭振强远远目送着那一车海鲈终于顺利运出坦洲后,心头大石才终于落地。
郭振强的问题解决了,但还有许多问题农户们需要咨询。如24小时核酸码时间该从何时开始计算、采购的饲料无法运进坦洲怎么办等等。
从13日开始,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就开始提供“微信群+手机+座机”24小时咨询服务。经市防疫指挥部同意,15日开始,镇农业服务中心将部分通行证领取到中心,自行派发。截至1月22日17时,镇农业服务中心共接到各类咨询电话逾450通,发放一次性通行证181张,帮助20.85万斤虾类、101.84万斤鱼类、14.7万斤水果、1.7万斤蔬菜、30072只(头)家禽实现外销运输,678吨饲料、10万斤鸡蛋顺利运入坦洲。
欧阳嘉敏表示,经过几天的紧急服务,17日之后农户们的咨询电话才渐渐减少。“那几天像打仗一样。有同事去了一线支援核酸采样工作,有人专门接电话,有人现场协助农户办证,还要有人帮农户咨询各种政策、解答。”
首日线上助农通道销售青枣超千斤
临时通行证,只能解决农户的燃眉之急,大部分农产品只能转为在镇内销售。为了让镇内的农产品更快流通,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同时也加大了网上助农销售的力度。
青枣、青椒、裕洲橙……1月20日,位于坦洲镇工业大道20号的中山坦洲人潮网一楼办公区摆满了农户送来的订单货物。“你好,我取一下在‘人潮优选’上下单购买的5斤青枣。”陆续有镇内居民上门前来自提取货。
“青枣是我们上线的第一个农产品,18日晚上一上架就收到了120个订单,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帮助农户售卖超1000斤。”坦洲人潮网运营总监何红霞介绍,该网站是坦洲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此前也曾与镇农业部门合作,线上推广一些农庄摘瓜果赏花类的悠闲游。1月13日,疫情后实施的交通管控,他们紧急转变为线上销售、线下提货。
农产品标准难统一、保鲜要求高、数量零散难运送,这都是线上销售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选择青枣作为首个产品,也是因其正当季且较易包装运输。网站从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了解农户信息、对接农户农场、上门实地取材拍照、上架预售、订单信息每日一结送达农户、农产品分类和打包、派发消费者……一条完整的助农“流水线”搭建完成。
13日至18日的5天内,网站工作人员包括对接、转送等一系列环节,正式上线农产品销售。目前已有8家农场正式进驻“助农通道”,还有一些农场正处于接洽当中。中山市华创农业有限公司就是进驻的8家农场其中之一。
“华创此前的蔬菜大部分都是销往珠海、澳门与香港,在坦洲市场占比极小,因此遇到坦洲交通管控我们真是一筹莫展。”中山市华创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欧嘉升透露,1月14日得知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人潮优选”线上销售,公司就将水培蔬菜定为参与产品。“进驻本地网站,不仅能够方便群众,也能够解决我们基地的燃眉之急,帮助我们打开本土市场。”虽然首批订单量仅有50余单,但他希望凭借好品质,今后线上销售的通路能越走越宽。
1月22日,记者来到新合村的婷婷农场里,陈婷婷正在地里摘水果,她的农场也参加了线上销售。“你们看,现在的青枣正是最脆、最甜的时候。镇内的朋友,有需要的话就网上下单,我们10斤起送。”婷婷一边摘,一边熟悉地对着脚架上的手机做直播。
近几年,在新合村党委的鼓励下,婷婷和其他种养户一起学习科学种养、学上网。“镇里组织我们去学,很快的,我就也会直播了。还有好多人是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知道我们,过来玩的。”她只要有空就打开手机,在田里做直播,或者在微信群与游客互动。
22日,婷婷农场向坦洲医院捐赠500斤新鲜的蔬菜及水果,“他们更辛苦,我们送这点瓜果不算什么。”
坦洲“金斗湾”这片鱼米之乡中,众多善良乐观、勤劳勇敢的农户们也是同心战疫、在困境中努力寻找希望的积极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