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书香 | 感谢你们的一腔孤勇,成就百万人的浪漫

2022-04-21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陈奕迅《孤勇者》

《孤勇者》这首歌是给真正的有血有肉、鲜活的“英雄”正名。世界上的大多数的“英雄”都是凡人。

并不都能站在“光里”受人敬仰,他们对抗过生活的刁难,也经历过至暗时光,但都会为了心中那束不曾熄灭的光,在隐忍中,努力前行。


“岁月不败勇者,我战益弥坚。孤独历练英雄,纵赤手空拳。”

请向那些在生活的泥泞中,却毅然微笑前行的孤勇者,致敬。

本期荐书,我们将向你介绍那些关于“勇气”的故事。

推荐书店丨中山博雅书店
书单主题丨勇气


《背包二十年》


▲作者:小鹏 中信出版社 

你都有过“背包走世界”的梦想吗?做梦的人多,实现的人很少,无法动身的理由除了这样那样的牵挂,如今还多了疫情的影响......

有一个人,却是勇敢的践行者,他就是一个在背包客圈内知名旅行者——小鹏。

此书采用编年体结构。不是描述景点,也不是普通游记,而是完整呈现一个叛逆青年的成长经历,一个不羁青年绚烂的二十年光阴,像朝阳一样,照亮每个心中还有梦想的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书本内页

他在书中说道:“组成我们人生的无非就两类事,一类是自己想做的,一类是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

在二十年的记录线索中,亲身体会时代的巨变,普通人在大时代中执着坚持的意义。

《微尘》

▲作者:陈年喜,果麦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收录了陈年喜21篇非虚构故事。书中写了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

他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农妇、小作坊老板……而作家自己的故事,贯穿始终:在地下五千米开山炸石,在烟尘和轰鸣中养家糊口,在工棚和山野中写下诗篇,记录命运的爆裂和寂静。

他们虽历经生活的磨砺,却淳朴而硬扎,沉静地诉说关于亲情、爱情、死亡、欲望的生活主题……

《目光》

▲作者:陶勇 李润 白马时光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我愿变一只燃烧的蜡烛,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和感染他人,引燃更多的烛火,如同天空繁星,永恒而璀璨。”——陶勇

一次伤医事件,将医患矛盾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陶勇被推到了舆论浪潮的尖端。

《目光》是从医二十余载的陶勇在受伤后,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生死的看法,对人性善恶的思辨,对放弃与坚守,对不同选择的回答,对医患关系的思考,对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期望。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作者:樊锦诗 口述; 顾春芳 撰写 译林出版社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书本内页

▲书本内页

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

▲作者:萧寒 主编,绿妖 撰稿,严明 摄,
新经典出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单嘉玖在指导两位徒弟 
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P89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中心
◆栏目策划:廖薇
◆编辑:高倩荷 
◆二审:谢琼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博雅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