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网微博发布的反映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查获病媒生物的微博推文“我国海关截获国内从未见分布蟑螂”冲上微博热搜榜,视频播放量422万次,微博获赞5.1万。
▲微博截图。
“中山对外贸易发达,进口货物来源广、种类多,藏匿在货物、集装箱、船舶里的蚊子、蟑螂等外来物种,一旦入境极有可能造成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对生物安全构成威胁。”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罗诗龙说。据中山港海关介绍,该关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强化口岸检疫监管,开展口岸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监测,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筑牢国门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据了解,中山港海关以海关总署“国门绿盾”行动为抓手,加强进境货物、运输工具和集装箱及非贸渠道进境动植物产品检疫,积极与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协作配合,创新开展“口岸海关+实验室”的常态化现场联合检疫机制,全力提高输入性病媒生物的检出效率。今年6月,该关与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对一批进口原木进行联合检疫时,截获10只蜚蠊成虫和若虫。经鉴定,其中一只为篦齿拉丁蠊,该物种属于外来物种,在我国并未分布,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篦齿拉丁蠊。
2019年以来,中山港海关已累计截获全国口岸首例输入性病媒生物5种,多次在进境空集装箱中截获昆虫、杂草籽粒等外来生物,包括加拿大苍耳、长芒苋、刺蒺藜草、豚草、三裂叶豚草等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由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将于2022年8月1日正式施行。该《办法》对防范和应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保障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门生物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凡 通讯员 成书仪
◆编辑:王欣琳
◆二审:周振捷
◆三审:查九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