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技术+中山转化!中山企业发布SGS抗蓝光认证护眼产品
发布时间:2022-08-04

8月3日,由中山蓝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宏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获SGS抗蓝光认证的护眼型产品”正式发布。公司创始人汪长春介绍,该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用于3C领域的功能性护眼产品。

蓝宏公司是一家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的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汪长春介绍,有害蓝光是指415-450nm波段的高能可见蓝光,因其具有波长短、能量高、穿透力极强等特点,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出现功能性异常甚至死亡,进而导致眼结构损伤、老年性黄斑变性、视觉疲劳等问题。

目前市场出现了镀膜、液晶、软件调节等防蓝光解决方案,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无蓝光阻隔、图文不清、色差等乱象随之出现。蓝宏公司有效解决了在415-450nm波段的有害蓝光,并保留了有益蓝光,实现了红、绿、蓝三原色的平衡,同时解决了与屏幕贴合时的色偏和亮度下降问题,实现图文清晰。


▲手机贴上蓝宏公司的产品可解决有害蓝光。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结合中山市产业化优势,积极导入复旦大学优质科技成果在中山实现转化,促进中山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中山市科学技术局、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复旦大学已有12个教授领衔项目在中山设立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司,蓝宏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中山营商环境好,制造业发达,企业对新技术的渴望度高,未来我们希望将复旦大学更多的优质技术成果,在中山实现产业化。”汪长春说,从科研到技术再到产品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得到了中山各级政府部门在场地、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得益于此,公司能够很好地让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

当前,中山正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带动产业、科技引领创新,充分借助和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努力将中山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谭华健
◆图: 记者 夏升权
◆见习编辑: 赖彤瑶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