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在过去的一年半里,中山医疗队员代表国家受命出征,全身心投入援外医疗工作,以顽强的意志、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圆满完成了援外医疗工作任务,树立了中山医者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赤几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为国家与赤几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8月22日下午,在市会议中心召开的广东省第31批(中山)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总结会上,副市长刘云梅动情地对中山援非医疗队员说。
▲刘云梅为援非医疗队队员颁发纪念奖章和奖杯。
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于2021年1月13日奔赴赤道几内亚,于今年8月8日回到中山。在18个月的医疗援外中,25名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真诚的服务传递博爱精神,扎实开展日常工作,积极救治“巴塔爆炸”伤员,高质量配合完成“春苗行动”,全力协助当地抗击新冠疫情,保障海外同胞健康安全,广受各方好评,并作为2021年卫生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之一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
中国驻巴塔总领事馆在给中山医疗队的感谢信中这样说:“你们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满怀对非洲朋友的深情厚谊,无私无畏,全身心地投入到中非医疗合作与援助的事业中。全队上下克服各种困难,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你们把精湛娴熟的医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全部用在对当地群众身上,在赤几朋友和旅居赤几的海外侨胞中流传着许多生动和感人的故事。”
医疗队员陈壮浩担任巴塔点点长,他一方面做好医疗队员的角色,积极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另一方面要承担点长职责,组织和协调医疗队医疗工作运作,带领医疗队员开展日常工作、生活。“当地医疗资源非常匮乏,医疗设施简陋,手术过程中经常停电,医疗队员经常用手电筒照明做手术。我们有时自己制作棉球、纱块,经常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播无菌观念和培训无菌操作、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通过视频和实操等方法帮助当地建立一支外科团队。”让陈壮浩难忘的是,全体队员在非洲积极参与国家“春苗行动”,到中资企业进行新冠防控培训,为新冠患者会诊,多学科联合救治腹痛患者,在当地医院开展新技术……在18个月的援非工作中,医疗队员们留下了一个个救死扶伤的动人瞬间,大家团结一心克服各种困难,时刻把救治病人排在第一位,圆满完成了援非任务。“此次援非虽然艰苦,但已成为每个队员心中最美好的一页。”
“在医疗援非中,我们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提供医疗服务,我们为在赤几的华侨提供、解决大部分医疗帮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多次受到同胞的称赞和表扬。一年半来,队员们遵守派驻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纪律,坚守驻点医院,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无发生一例医疗责任事故。至2022年6月底,医疗队累计为20360人次提供门诊服务,为3876人次提供手术服务,参与抢救618次,住院管床18564人次。”医疗队队长陈光卫表示,大家肩负援非医疗工作的特殊使命,充分认识到祖国的“白衣外交官”代表着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形象。他们逆行出征海外,与当地的医护人员携手救治患者,以实际行动传播中山博爱精神,为赤几人民提供最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现在全体队员平安归来,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悉,中山援赤几医疗工作已有多年历史,1971年派出原中山县妇幼保健院郑少侠医生,1984年派出中山市人民医院梁培邦医生,2000年派出了8名医疗骨干参与第20批医疗队。这一次,中山再次圆满完成了第31批医疗队组派任务,把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疗队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玉润参加了会议。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李永昌
◆图:记者 缪晓剑
◆编辑:曾淑花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