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报道 | 中共四大代表阮章二弟阮节庵:曾参与护送中共六大代表

2022-09-19 中山+

最年轻的中共四大代表、中山籍革命先辈阮章的照片在9月7日中共四大纪念馆发布后,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对于阮章及其家庭的研究仍在进行,并又有了新的成果——9月20日,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春华向记者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阮章的二弟阮节庵革命先辈,经历也很不简单!”

通过翻看黑龙江、沈阳、哈尔滨多地相关党史资料,细读阮节庵于1963年11月10日访问谈话记录整理,阮节庵的形象在黄春华脑海里渐渐清晰。“他是中国广播人中最早的共产党员;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他家中召开;他还参与护送中共六大代表赴莫斯科参会,秘密接待站就设在他家里。这也更进一步勾勒出阮家兄弟更饱满的群像,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红色家庭的高风亮节。”


阮节庵。 阮宝胜供图

事迹载入历史,家人却几乎不知

9月7日,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上,最年轻的中共四大代表、中山籍革命先辈阮章的照片第一次在该馆发布。阮章的侄子阮宝胜在天津,通过视频连线纪念活动现场。在展示阮章照片底版和阮章参加中共四大时穿的大氅复制品后,他一度因激动难以言语,停顿了好几秒后,才断断续续地透露:“就在两天前,家人刚查证到,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是在二伯父阮节庵和二伯母沈允慈家里成立。”

阮宝胜非常熟悉二伯父阮节庵,因为大伯父阮章去世得早,二伯父几乎承担起大哥的责任。9月19日,阮宝胜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二伯父曾跟我们住同一屋檐下好几年,但这些事情,我们几乎都不知道!”阮宝胜父亲阮正方1953年填报的家庭关系档案材料提及“二哥阮节庵又名阮品”,但档案对阮节庵的描述,没有这些经历。


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内模拟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场景的雕塑。这就是阮节庵夫妇的家。 (图片来源:哈尔滨党史纪念馆)

阮宝胜是在查找四伯父阮苏学在沈阳的革命经历时,无意发现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二伯父阮节庵家召开的信息。他顺着这一线索,继续查找资料,惊讶地发现,一贯低调的二伯父,在哈尔滨有许多革命事迹!他内心无比震撼——二伯父事迹载入了历史,却甚少向家人提起。“他们默默奉献,不居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阮宝胜说。

经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挖掘相关官方研究资料,印证了阮宝胜的说法,关于阮节庵的一段尘封历史开始变得清晰。“阮节庵走上革命道路,与大哥阮章有一定关联。”黄春华告诉记者,领路人是阮节庵的同学刘玉书——一位由阮章介绍入党的唐山人。刘玉书介绍阮节庵加入共青团获批准,入团的谈话人则是哈尔滨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吴丽实(即吴丽石,北满最早工人运动的领导者。)

阮节庵毕业于奉天无线电学校,之后在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工作,住在道里十二道街,无论是工作单位还是住处的位置都适合于开展通讯和联络工作。阮节庵使用了“魏仲仁”的化名。组织交代他,“以后有人给你来信你就收下,但不要告诉其他同志。”吴丽实发展阮节庵入党,在1926年元旦期间获批准。从此,阮节庵兼做党、团的通讯、接头工作,而且是单独活动,为方便隐蔽不参加支部或党小组的活动。


接待中共六大代表的哈尔滨秘密接待站之一。(图片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护送中共六大代表的秘密接待站设在他家里

翻开《中共沈阳地方史(1919-1949)》“中共满洲省临委的建立”的篇章,里面清楚提到:1927年10月24日,哈尔滨道里十二道街中共地下党员阮节庵家里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也就是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在东北地区的党史中,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的建立是一个重大事件。这次会议开完后,阮节庵根据吴丽实指示,把家搬到了哈尔滨的道外四道街。

“他还把妻子也发展为共青团员,夫妻俩志同道合,一起完成多个重要任务。”黄春华补充道。

搬家后,阮节庵夫妇很快接到新的任务。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对秘密接待站设在阮节庵家有记载。1928年春,为了保证中共六大代表的安全,使代表准时赶到目的地,共产国际和中共方面在哈尔滨、满洲里等地,安排了地下交通站秘密接应代表过境。哈尔滨地方党组织做好安排,李纪渊(1932年7月,在对日作战中牺牲)负责接待站工作,秘密接待站就设在哈尔滨的道外四道街(面包街,后名红专街)的一座平房里——阮节庵、沈允慈夫妇的家。


阮节庵沈允慈与女儿合影,拍摄时间为1930-1931年间。阮宝胜供图

“杨之华(瞿秋白妻子)在1964年对这段经历回忆了许多细节。”黄春华说。当时,在中共中央妇委工作的杨之华,也带着女儿到哈尔滨协助完成接待工作。东北的白色恐怖很厉害,为了避免路上出问题,决定代表们分期分批地走。经哈尔滨接待的中共六大代表共40多位,他们都安全到达了莫斯科,从而保证了中共六大的顺利召开。

阮节庵的访问谈话记录,也提到了这段往事。他还提到李纪渊在护送任务完成后,指示他们烧了很多文件,“把炉筒都烧红了”,随后阮节庵搬家到马家沟。

在白色恐怖下,作为地下党员的阮节庵,正是凭着百折不挠的信仰力量,多次完成党交办的任务。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历史资料图片)

中国广播人中最早的共产党员

“我们发现,阮节庵还是中国广播人中最早的共产党员。”黄春华说。陈尔泰著的《中国广播史考》考证,阮节庵是中国广播人中最早的共产党员,他成立的三人党支部是中国广播界最早的党支部。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创建人是刘瀚。刘瀚的长子刘宗唐1981年接受陈尔泰采访,提到负责广播发射机的人叫阮品(阮节庵又名阮品),是共产党员。阮品给人的印象是有魄力,敢作敢为。

阮品,正是阮节庵另外一个名字。阮节庵自述里也提到这段经历:1927年,他在哈尔滨广播电台发展了张志祥等两名党员,三人编为一个支部,他为支部书记。

1963年,组织找到阮节庵,他在自述中才提到了与组织失联的原因。1929年8月,哈尔滨广播电台突然调他到营口,并且限期3天离开哈尔滨,原因是阮节庵曾发动电台人员为增加工薪举行了一次斗争,结果员工每人增加了5元(当时电台人员一般月工资为哈洋40元,折合大洋28元)。这次突然调走,他没有来得及与组织联系,到营口后就与组织失掉了联系。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阮章几兄弟的群像被勾勒得更加饱满。“阮章为革命事业日夜操持,阮节庵默默奉献不居功。这些革命先辈们的高风亮节,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黄春华说。

【策划/统筹】程明盛 陈浩勤
【采写】黄凡 吴森林 


编辑 汪佳 蓝运良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

记者 黄凡 吴森林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