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东区街道宣传办公室(教体文旅局)在陈天觉历史文化广场举行“中山市东区街道弘扬香山建县历史文化新闻发布会”,现场揭牌陈天觉历史文化传承馆。
正值香山建县870周年之际,东区街道充分挖掘陈天觉名人事迹、思想精神,通过升级改造陈天觉历史文化馆,推出库充系列文创产品等工作亮点,打造香山历史文化“东区名片”。
揭牌仪式现场。记者 陈雪琴 摄
据古籍记载,南宋绍兴22年,陈天觉向朝廷谏言建立香山县,有立县之功。后期陈天觉迁居库充村,成为库充村的立村先祖。走过库充榕树头,穿过几个巷口,来到陈天觉历史文化广场,精美的木雕、灰雕等都积淀着库充村丰富的历史。东区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麦嘉雯介绍,本次改造中,将陈天觉公祠、村民活动室升级成为“开拓馆”“兴盛馆”,系统整理了陈天觉建县谏言、代权县令期间的功绩、族人对陈氏宗祠的修建与修缮、历届香山建县周年庆典等一系列内容。
活动现场,通过策划展览、现场布置、上墙资料、历史档案等表现形式,把香山的历史底蕴、香山的乡愁等都悉数呈现,并将这些内容设计成库充侨乡人文历史文旅路线,大家可在这里“穿越时空”,“漫游”香山历史。
举办活动,让市民“漫游”香山历史。记者 陈雪琴 摄
库充经联社相关工作人员陈锦新介绍,东区街道围绕库充、陈天觉历史文化广场两个城中古村建筑标志设立了新标识;以小老虎为原型打造库充IP形象“酷酷”,并运用诙谐幽默的石岐话推出24个专属表情包,通过“酷酷”表情包的生动表达和演绎,让中山的民族风俗和文化特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此外,还衍生出明信片、笔记本、钥匙扣等一系列IP文创周边。
近年来,东区街道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旅融合建设并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库充片区就是东区街道原生态村落保护与活化开发利用的典型之一。
“东区街道致力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与时代相融合,让古文化再流行,切实打造出香山历史文化新名片,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东区街道党工委委员霍振耀表示,后续东区街道将加快推进“陈天觉民间文学”申报市级非遗计划。申遗成功后,将设立非遗工作室、建设传承基地,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提升非遗项目融入性、增强非遗展示互动性、促进非遗传承广泛性,讲好东区故事、香山故事,凝聚各方助推“文化兴城”建设。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