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学习先进风采展①|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用好“学习强国” 游赏美丽中山
发布时间:2023-03-01 来源:中山+

开栏语

在过去一年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使用过程中,中山全域激荡起“比、学、赶、超”的千层浪,一批先进典型从中涌现。他们或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将“学习百宝箱”送进千家万户;或潜心挖掘动人故事,广泛传播中山“好声音”;或踊跃组织供稿,展现“美丽中山”时代风采;或积极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学习,不仅自身学习效果显著,还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广泛带动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学,持续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即日起,中山日报将开设“‘学习强国’学习先进风采展专栏,聚焦他们的“强国”风采,敬请垂注。


景区门票、餐饮券、电影券、文创产品等……统统都能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年度积分兑换。这是去年5月,由中山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推出的“游赏美丽中山”——中山市“学习强国”文旅惠民活动(以下简称“文旅惠民活动”)。该活动持续开展了8个月,创新性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使用与文旅惠民活动有机结合,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吸纳关注量超百万人,为平台引入近2万名新用户,有效激发市民游客的学习热情和消费热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吃住行游购娱”需求一站式满足
让更多市民游客爱上中山

文旅惠民活动以“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文旅惠民”为原则,面向广大市民游客、“学习强国”平台用户共发放了总价值超200万元的文旅惠民礼包。

中山市“学习强国”文旅惠民活动。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据介绍,该礼包共发动中山46家景区、酒店、餐饮店及电影院提供产品,涵盖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核心要素,包括景区门票、酒店美食券、电影券、特色文创产品等在内,充分满足广大市民游客多层次、多元化的文旅消费需求,有效提升了市民游客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意愿,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中了解中山文化、观赏中山美景、品尝中山美味、感受中山魅力。

数据显示,文旅惠民活动消费券核销率超90%,合作商企普遍达到提高客流量和利润额的预期目标,还有不少商企表示愿意成为文旅券合作商户,继续参与今后的文旅惠民活动。与此同时,活动广泛得到市民游客的高度评价。在后续效果评估问卷调查中,有 96.35% 的受访市民游客对活动表示满意,其中有较强推荐意愿的人数占比高达96.80%。

多层级兑换标准
“学习强国”用户学习热情高涨

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旅惠民活动推出,用户可以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并获取积分,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兑换相应等次的“学习强国”平台礼包,获得“学习券”。

根据前期全市“学习强国”用户积分情况摸底调研结果,文旅惠民活动将兑换等次划分为年度积分3000分、5000分和8000分以上等三个档次,档次越高礼包价值含量越高,且每种礼包设有多款不同产品供用户选择,高积分用户可以兑换低级别礼包,让用户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

此项活动持续了六个月,礼包每月限量上线,保证全时段可派送,为广大参与者特别是低学分用户和新注册用户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只要用户通过每日打卡学习,均有机会达到兑换礼包的最低积分标准,以此提高用户兑奖信心和学习动力,保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使用率和活跃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据悉,文旅惠民活动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引入近2万个新用户。

无门槛节假日“文旅券”
让“学习强国”成为市民“掌中宝”

为进一步提升活动效益,让更多市民游客享受到丰富多元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文旅惠民活动特意设置了无积分门槛、面向全体市民游客的“文旅券”,在五一、5·19中国旅游日、端午、暑假、国庆等重要节点和旅游旺季推出“游赏美丽中山”精品旅游线路,并依托中山发布、文旅中山、微理大义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派发文旅惠民礼包。

值得一提的是,每位市民游客(包括已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内参与积分兑换活动的用户)在每个节日均享有一次消费券领取机会,领取后只需下载注册“学习强国”app并加入我市学习组织“中山文旅惠民2022”,即符合线下核销资格。


见习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