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不被定义,在“他职业”中绽放“她色彩”
提到女性就业创业,自古以来,总有人戴着“有色”眼镜,觉得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是天生的“弱者”,应该在家相夫教子。的确,男女在生理上有很大差距。女性们从事一些常人眼中只适合男性的工作时,往往会比男性遭受更多挫折甚至不公。
即使过程跌跌撞撞,但也阻止不了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今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山商报精心推出专题策划,聚焦“他职业”中的“她力量”,讲述她们在职业生涯中“不被定义”的精彩故事。
在这里,大家将看到女性就业创业中的酸甜苦辣,也将看到她们家庭事业双丰收背后,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各种暖心政策,为她们在岗位中注入“强心剂”,让她们感受到中山温度。
在这里,大家将看到,“90后”女驾驶员刘欣巾帼不让须眉,在10米的车厢舞台跳出不同“舞步”。在驾驶员岗位上,她用精湛的业务知识和娴熟的服务技巧,赢得了乘客、司机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在这里,大家将看到,无论刮风下雨、日晒雨淋,总是一人一车穿梭于中山的大街小巷,努力在约定的时间内选择最优的路线,安全、准时送达每一单外卖的女骑手郭慕蒽。屡次受伤不言弃的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无论男女,只要能吃苦、够坚韧,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在这里,大家将看到,戴着大框眼镜、一头浓密长发的女工程师李爱玲,在嘉明电厂这个女性比例不足10%的技术检修部门,她带领着技术骨干扛起技术检修半边天,牵头落实了“嘉明慧眼”项目,完成了全方位的智能巡检系统搭建,将嘉明电厂打造成了“智能电厂”样板工程。
上野千鹤子在《终于看见了自己》中写道:女性要对抗的,从来都不是男性,而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他说,她说,他们说,父母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说:“世界看不见我,我要看见我。”
会修机器的她,很美!
见到嘉明电厂技术检修部的副主任工程师李爱玲时,她戴着大框眼镜,一头浓密的长发扎成马尾状,如果不是身穿一身干练的工装,能在白板上把心中所想熟练演算、讲解,对电厂机组各项指标、逻辑了如指掌,谁能相信她是嘉明电力“智能电厂”建设项目负责人。
修机器,从来不是男人专属活!在嘉明电厂这个女性比例不足10%的技术检修部门,李爱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带领着部门骨干实实在在地扛起了技术检修的半边天,牵头落实了“嘉明慧眼”项目,完成了全方位的智能巡检系统搭建,将嘉明电厂打造成了智能电厂样板工程。
在10米车厢
她收获一连串“比心”感谢
刷上班卡、放置手机、坐下系好安全带、启动钥匙、打转向灯、挂挡、松手刹……“90后”女驾驶员刘欣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中山市689路公交车顺利起步,朝着终点站驶去。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刘欣双手从容地扶着方向盘,腰板笔直,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路况,视线不时扫过两侧的后视镜。这样的重复动作,刘欣每个上班日要重复13次,但她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十分痴迷开公交车带给她的充实感和畅快感,更是直言“女性开公交车,多酷。”
我们与大多数人一样,有着相同的疑惑:如此年轻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去开10米长的大车?她们是如何在“他职业”中绽放“她色彩”的?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进刘欣的生活,了解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驾驶员的“公交人生”。
外卖女骑手的“飞驰人生”
当路边光秃的树木又发出新叶时,郭慕蒽已在位于南区恒海花园的美团外卖站点,度过了半年时光。在成为骑手的这段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日晒雨淋,郭慕蒽总是一人一车穿梭于中山的大街小巷,努力在约定时间内选择最优路线,安全、准时送达每一单外卖。在她干练的打扮和充满干劲的身影中,我们似乎会不由自主地淡化她的女性标签,而她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无论男女,只要能吃苦、够坚韧,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她们感受到“中山温度”
她们努力创新,攻坚克难,撑起科技领域的“半边天”;她们意气风发,大方优雅,尽情为中山形象代言;她们挥洒汗水,顽强拼搏,展现非凡的毅力和韧性;她们自信美丽,在热爱的领域里,闪耀绚丽的光芒……
在中山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她力量”从未缺席;而中山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模式里,推动妇女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她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无论是灵活就业“妈妈岗”、公益技能培训班、专场妇女招聘会,还是就业扶持政策、“妇女微家”“探花姐姐”“南粤家政”……在努力推进“她就业”的道路上,她们说:“我感受到了中山温度!”
专题统筹/记者 陈雪琴
版式统筹/贾荐勋
专题采写/记者 陈雪琴 江慎诺 付陈陈 王蔚然 通讯员 王璇 陈结婷 王彰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