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检察机关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部署要求,以机制建设、精准司法、联学互助积极构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新格局,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机制建设筑牢保护后盾
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检察工作的方案,成立专门机构——知识产权办公室,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被害人(单位)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知识产权以案释法及法治宣传制度,深化知识产权保护。
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依法起诉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通讯员供图
制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参考标准(涉商标类)》,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构成、量刑及社会危险性评估等方面列明证据种类、证据链条构建及证据清单,提供办案指引,统一证明标准。
设立首个“知识产权联络站”拓宽沟通渠道,出台《“知识产权联络站”工作细则(试行)》,根据行业特点和个体化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
精准司法优化营商环境
2020年以来,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依法起诉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70件151人,获评国家版权局“2021年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办理的王某某、管某某侵犯著作权案获评“广东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充分运用认罪认罚、刑事和解,维护当事人财产权益,2022年以来,追赃挽损共计人民币88.1万元。
成立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办公室,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犯罪线索排查、移送,做到对“事”和“人”的监督相结合,刑事追诉与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相结合,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践行“平等保护、主动服务”的理念,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走访我市多家企业,就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制假售假维权、企业被侵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问需解答,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防控、源头治理。依托行业协会的平台,以线上视频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联学互促凝聚保护共识
就在办案中发现私人影院侵犯著作权犯罪高发的现象,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及时总结办案经验,制作《如何认定侵权复制品数量及非法经营数额——从一起侵犯著作权案说起》微课程,被广东检察官(培训)学院评为优质微课程,并收录为中检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例教学培训班课程。
《如何认定侵权复制品数量及非法经营数额——从一起侵犯著作权案说起》微课程。通讯员供图
加强检警联学联动,与辖区公安分局就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开展同堂模拟案例实战培训,讲解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等,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推动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
见习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