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智慧“大脑”、“空中天眼”巡查......看看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一块26平方米的立面大屏,显示着横门水道南支翠亨段的实时画面以及各项指标、参数,两处红色警示标志标注着发现水面漂浮污染物的具体位置。此时,无人机巡查已迅速回传数据,后台汇总数据快速计算,融合得出一个最佳结果,指挥后续处理部署。这一幕充满科技感的电影画面,真实发生在翠亨新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依托“智慧城市大脑”系统,已初步实现了城市运行数字化、事件处置智能化、政府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精细化。7月1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1至6月,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综合网格完成上报事件超3.7万宗,部门协同流转办理事件1176宗,事件处理率达 100%,三项数据排名位居全市第一。
智慧“大脑”实现精细化管理
18日上午10时,位于香山大道旁的翠亨新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一支无人机巡检队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开始进行常规巡查。只见一架无人机缓缓启动、上升,消失在新区上空,犹如“隐形守护者”,忠实地守护智慧城市的运行。

“在遥感、图像处理等技术加持下,无人机可以化身‘制图员’,应用于地理空间的测量,再将生成数据应用于城市管理系统中。”南朗街道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负责人李嘉豪表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就像是智慧城市的“中枢系统”,它通过集中化的智能,犹如一个智慧“大脑”洞察城市日常运营。例如:利用“热成像”双目高清云台摄像机的预警监控采集系统,可以迅速捕捉到火情;智慧水表项目,可根据用水量预判孤寡老人的情况或监控非法活动。这些智慧的手段,都将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质升级。

据介绍,翠亨新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共统筹 109个网格管理,以1块26平方米大屏为载体,构建时空数据中心和运行指挥中心2大基础设施,从建设、管理、服务3个方面,提供16个应用系统,通过实时视频、3D模拟视频、图表数据等形式,可视化呈现综合态势、经济运行、招商引资、城市运行、工程管理等5大领域数据和动态,实现全区数据资源协同共享。据统计显示,今年1-6月,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综合网格完成上报事件超3.7万宗,环比增长64.8%;部门协同流转办理事件1176宗,环比增长2252%;事件处理率达100%,三项数据排名位居全市第一。
“空中天眼”24小时自动巡查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网格员实地巡查和操控无人机进行巡查。今年年底,我们将推出无人机低空遥感项目,实现24小时自动巡航,一台无人机可顶10个网格员的工作量,将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李嘉豪表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无人机低空遥感智能识别自动巡查项目,创新实践“无人机+智能基站+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的智慧城镇治理新模式,通过无人机实现全场景、全覆盖、自动化智能识别巡查,释放人力资源,减负基层工作强度,可服务于多种巡查业务,做到无人机综合巡查一次,采集数据多部门共享运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项目还具有快速应急响应的优点,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快速测绘,形成灾情影像专题地图,为救援抗灾提供技术支持,做到全天候待命,极速飞抵现场,高清图传,实现迅速应急处置。
据介绍,该项目将建设9台无人机、9套无人机智能基站,同步搭建设无人机信息化云控平台,打造全域无人机城市立体监测网。值得注意的是,9台“空中天眼”自动巡航作业,可准确识别违规搭建、路边违停、森林火情、水面漂浮物等情况。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编辑及报审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项目终验,投入运营。
党建引领推广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除了智能化的手段外,我们还积极推动党建引领,探索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路。”李嘉豪表示,目前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已把党建引领推进全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试点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率先启动海湾社区试点,把该社区划分成五个居民小组,十一小网格结构,每一居民小组内成立一个党小组,全体党员责任到户,构建“社区党总支——居民党小组——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架构,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另外,在完善机制方面,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按A级(放心户)、B级(关注户)和C级(重点户)进行管理对象分类。针对C级重点户,保证每两天巡查最少一次制度,确保在有限人力资源情况下重点户得到有效的监管与服务。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