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力作频出!中山三年投入超3400万元,逾230个项目获扶持奖励
发布时间:2023-08-23 来源:中山+

记者8月23日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为进一步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管理机制,激发文艺创造活力,推动出精品、出人才,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的扶持力度。光是在2020年至2022年三年间,我市就共计投入资金超3400万元,扶持补贴30余个重点文艺项目、200余件优秀文艺作品和4个文艺名家工作室、10个文艺创作基地,有力促进了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文艺精品创作佳作频出

三年来,在扶持资金的带动激励下,我市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平均每年获省级以上奖项各门类作品超过110件,其中还有不少获国家、省级扶持或奖励。如李志勇(马拉)的长篇小说《托体》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选题规划(广东三部入选之一);谭功才的乡土散文集《鲍坪志》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广东唯一入选);广东香山粤剧团的粤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和《拜月记·抢伞》获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孙中山题材舞台剧被纳入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并获扶持;本土设计师洪卫书籍设计《观照——栖居的哲学》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歌曲《澳门是家》获得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由我市相关单位和个人创作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和歌曲《听见中国》还分别获江西省、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不仅如此,我市舞台剧创作表演也屡创佳绩。其中,红色题材话剧《风起》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三等奖,并入选2021年广东省“百年百场”精品展演,市外巡演十余场;“中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反响热烈,连演11场,超万人现场观摩,超300万人次线上观看;大型原创粤曲音乐剧《朝夕星辰-杨殷》全市巡演;大型话剧《窗外的凤凰木》在广东艺术剧院成功首演。


大型原创粤曲音乐剧《朝夕星辰-杨殷》。(资料图片)记者 冯明旻 摄

文艺人才培养扎实推进

三年来,我市对朱东黎舞蹈艺术工作室、邓志驹粤剧艺术工作室、王国辰摄影工作室、洪卫美术设计工作室4个文艺名家工作室和中山“小康样本”文学创作实践基地、中山市火炬歌舞团表演创作基地等10个文艺创作基地进行扶持。

其中,朱东黎舞蹈艺术工作室开展的“我舞我美中国舞”被省精神文明委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邓志驹粤剧艺术工作室创作了《白门柳之董小宛》《江城春暖》等粤剧作品;王国辰摄影工作室开展的“成长的美好”文旅志愿者昭通行活动被列为国家文旅部2020年“春雨工程”示范性项目;洪卫美术设计工作室作品获得2022年德国红点奖4项、美国ADC 1项、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银奖1项,3次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等;中山“小康样本”文学创作实践基地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指导,广东省作协与中山市文联等共同设立,每年邀请省内外作者开展“小康样本”主题文学采风创作;中山市(东升)水彩画创作基地作品入选国家级专业性展览4次、省级专业性展览16次;中山市火炬歌舞团表演创作基地承担市内外文艺演出上百场次等。

2023年7月,2023年“美好生活基层行”中山“小康样本”创作实践基地采风创作活动在板芙镇里溪村举行。(资料图片)记者 文波 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