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执裁亚运会!花样轮滑赛场上,担任裁判长的她来自中山侨中
发布时间:2023-10-09 来源:中山+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多位中山籍运动员夺冠的消息不断在朋友圈刷屏,让中山市民感到振奋。同时赛场上,一位来自中山的裁判受到市民关注,她就是中山市华侨中学的体育老师——王浩华

中山侨中体育教师王浩华(左一)在杭州亚运会比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10月9日,记者电话采访了王浩华,听她讲亚运赛场的故事。

王浩华是杭州亚运会的国际技术官员,也是花样轮滑项目的裁判长,在杭州亚运会花样轮滑女子单人滑预赛、决赛上,开展执裁工作。

这是继2010年担任广州亚运会技术官员以来,王浩华第二次参加亚运会执裁工作。

“嫁”到中山来的裁判

在10月6日、10月7日举行的杭州亚运会花样轮滑女子单人滑预赛、决赛中,王浩华作为杭州亚运会国际技术官员,担任花样轮滑项目的裁判长。她与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裁判员共同工作,在现场保障比赛顺利举行。

“裁判长是裁判组技术官员组的负责人,主要监督每一位裁判员是否公平公正地对运动员给予评分。”在接受采访时,王浩华心情激动地告诉记者,她10月3日到达杭州,入住亚运村。6天来,她的心情一直很兴奋,见证着赛场上运动员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

王浩华(右三)与其他工作人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王浩华(前排左一)见证着赛场上运动员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受访者供图

在前往杭州的路上,她感受到杭州对本届亚运会的重视,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杭州亚运村非常现代化,国家办比赛的水平越来越高,很多来自国外的裁判也向我表达着惊叹。”王浩华说。

今年48岁的王浩华,是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部体育与健康高级教师,她的家乡在吉林省。王浩华自幼开始练习花样滑冰,曾获得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冰上舞蹈亚军、担任全国第九届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冰上表演编导,是国家级运动健将。

“我的爱人是中山人,可以说,我是‘嫁’到中山来的。”说起到中山工作的缘由,王浩华笑着说,2002年她来到中山后,开始在中山市华侨中学担任体育教师,这么多年来,她不断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体魄。

多年深耕于中山体育教育事业的她,在2015年获得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在2016年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

“当年我刚来广东工作的时候,花样滑冰这项运动还不像现在开展得这么火热,并且因为气候的原因,广东的冰场并不多。”不过,王浩华同时发现,虽然参与花样滑冰运动的人并不多,但是类似“旱冰”的轮滑项目,在广东却非常受欢迎。

在广东,受到轮滑项目的触动,她也将目光从花样滑冰项目,转向了花样轮滑项目。“花样轮滑与花样滑冰,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技巧类项目,对运动员有着综合要求,并且同样需要具有艺术‘元素’,比如练习芭蕾舞。”王浩华说,出于对花样滑冰的热爱,她希望能够进入花样轮滑领域,成为裁判。2007年,王浩华通过考试,获得了国际级花样轮滑裁判员资格。

在获得裁判员资格后,她先后参加了广州亚运会、轮滑世界锦标赛等比赛的裁判工作,并且多年来受到中国轮滑协会邀请,作为特聘推广专家,在北京、青岛等城市开展队列滑的推广和培训。

希望在学校推广花样轮滑

“花样轮滑在技术上有点难,训练周期比较长,要学会跳转有一定难度,运动员没有5年到10年功底,比较难滑出花式,以前不太适合在学校内推广。”王浩华告诉记者,不过,近年来,国际轮联也在不断变化项目,开展了四人滑、队列滑、表演滑等团队集体项目,这些项目比较适合在学校内开展。

“中山的学校建设非常漂亮,体育教育氛围非常好,现在体育课程不断在进行改革,孩子们有了更多可选择的体育项目。”王浩华告诉记者,目前,市侨中也有了新的体育馆,有了更多场地,接下来,希望能在校内带出花样轮滑学生兴趣小组,并根据情况向其他学校推广这项运动项目。


编辑  张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