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村”如何“红”下去?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开展专题调研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10月10日,记者获悉,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结合走访调研情况,对当前中山市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产业振兴的优势和机遇,提出了进一步振兴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
从中山城区驱车半小时,来到地处中山“绿肺”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桂南村,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还能欣赏白口莲山歌、古建筑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看着远处云雾绕山,一路漫步到“不荒樟”书屋看书品咖啡,到旗溪香草生活农场“识芳香”,到“原野之上”参加一场稻田音乐节……这样惬意的生活,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五桂山街道桂南村。 记者 黄艺杰 摄
这一热闹的景象,得益于桂南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交通,也离不开返乡创业的原村民与前来创业定居的新村民,以及驻场运营的专业智囊团队的努力。桂南村也在不断发展中,摸索出适应自身的乡村振兴之道。
2018年至今,桂南村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已投入过亿资金用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为产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如今,桂南村通过旧工业厂房升级改造,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3月31日,五桂山街道首个村企合作的“工改工”项目——桂南村“工改工”宗地清拆工作正式启动。同时,桂南村还打造了“旗溪创谷”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农村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并吸引更多创业者进村开展体验类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不荒樟”书屋。 记者 冯明旻 摄
如何更好地推动桂南村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为此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以产业促进就业、以人气聚集财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保障水平四个方面意见和建议。
大力推动“工改”,建设高水平产业园。以产业促进就业,提供更多相对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为村民就近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机会。同时,因地制宜挖掘产业潜力,将三产融合与打造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相结合,培育出本土特有的生态农业产业链,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农业产业的综合价值,积极探索芳香产业带与生态农业示范带的建设。
以企业发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有人气便聚财气,村民可通过出租房屋、提供餐饮、超市经营等方式实现增收创收。同时,做好文旅公司运营,将整村大运营与业态小运营相结合,推动存量高效变现与增量有序打造,走出“村集体文旅公司+OTA平台+(智力团队)自投业态”的文旅驱动型乡村振兴模式,引客留客,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业态发展。
大力发展村集体企业。以确立村集体主导地位和保持市场运营灵活性为前提,引入智力团队,做资源、智力、资金的有机衔接,由单点突破到整村规划,由被动开发到主动谋划,推动区域发展,打造“桂南模式”。同时做好村集体物业招商,通过吸引大型、优质企业的入驻,稳步提升租金水平,并以集体分红的形式发放给村民,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
充分发挥产业振兴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利用集体经济收益提高养老金标准,改善村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提供子女就学补助、老人慰问、困难户慰问等福利待遇,做好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政策兜底,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医疗报销水平,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减轻赡养压力,推动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