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弹奏钢琴,琴声悠扬,如潺潺流水般悦耳动听;有人沉浸棋盘对弈,冥思苦想你来我往;还有人在阅读坊里,享受着知识与书香的陪伴。11月28日,记者来到中山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中山一中”),在学生宿舍楼下看到这一幕。
据了解,中山一中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作为立德树人重要抓手,通过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活动载体、促进师生关系等一系列举措,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志、诚、品、学”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优质活动阵地,开展学生主导的多彩课程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促进文明校园建设
“在宿舍的公共空间,我们不仅提供了钢琴、棋桌等设施,还设置了阅读坊方便学生借阅书籍,均由学生自行管理。另外,为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校内图书馆不设门禁,实现24小时开放。”中山一中学生处主任万杰介绍,学校不仅将课堂作为开展文明校园建设的活动阵地,还创新利用校内生活场所,通过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树立文明意识。

高二学生黄宇仁对下棋颇感兴趣,自从宿舍楼下放置了棋桌后,便成为他课后的“小天地”。“每次下完棋后,同学都会相互提醒,将用过的棋子收好并带走垃圾,保证环境整洁干净。” 黄宇仁说。
除了建设优质活动阵地,中山一中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活动,例如体育艺术节、校庆主题晚会等。学校将各类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学生,通过老师做顾问、学生做主导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活动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同学们真正成为校园的主角。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不仅在校内规划了农耕园,还聘请校外农科人员对学生开展“劳动+管理,劳动+科技,劳动+学科研究,劳动+创意”的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合作与实践中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打造文明和谐校园
中山一中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以下简称“导师制”),让教师以成长导师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成长全过程。“每个导师都会负责4-5个学生,为学生提供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家庭等全方位指导。”万杰表示,在导师制度下,教师积极关注学生个体,利用好各项评价与数据,与学生一起“跑(步)”起来、“跳(活力操)”起来、“拔(河)”起来、“打(球)”起来、“劳(动)”起来,走进学生校园生活各个方面,和学生共同分享成长中的喜悦和收获,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老师经常陪同大家一起跑操运动、参加各类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老师。”来自丰山学部222班的陈政烨同学告诉记者,通过学校的导师制度,老师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说教者”,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大家交流互动,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课堂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学校改革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据了解,为有效组织和推动文明校园的建设工作,中山一中领导班子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随着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近三年来,中山一中获得了“中山教育网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编辑 汪佳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