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发言大会。致公党市委会委员、办公室主任梁红辉代表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发言时提出,产业融合是深中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中山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关键举措。

目前,中山市正在深入推进深中产业一体化,建设“深圳创新+中山制造”的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倾力打造深中经济合作区,联合深圳面向全球招商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深中产业融合发展从战略谋划转入战术实施的关键阶段,还存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产业协作层次较低、合作机制尚未明晰、招商引资不够精准、科技成果资源共享不足、营商环境还有差距等问题。
为此,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建议——
高位推进,建立高效协作机制。主动对接深圳,推动成立深中两市协作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争取将深中经济合作区提升为省级战略平台,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链接深圳,深度参与深圳产业分工。紧盯深圳“20+8”产业规划,立足“深圳所需”,发挥“中山所能”,系统梳理两地产业资源,围绕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腾留空间,为两市产业合作留足空间。探索以多种模式推进深中产业合作。
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系统研究梳理深圳产业链,瞄准产业深度融合目标,修订我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目录和指引,组建高水平的招商团队,长期面向深圳精准招商。
共享科创资源,为产业科技化转型提供动力。充分利用好深圳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及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一体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强要素保障,加快实施设施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推进营商环境提升。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