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精造 科技赋能丨太力科技:产品曾多次上太空,新品亮相国际展会实力圈粉
发布时间:2024-02-07 来源:中山+

开栏语:河南网友1997年购买的中山产威力洗衣机还在正常使用近日引发网络热议,高质量产品是中山制造最好的代言者。

2月3日,市委书记郭文海与来自企业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座谈时专门强调,要引导激励广大企业精益求精、持续创新,精心组织开展名优产品展,打响中山名优品牌,真正让中山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中山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擦亮中山制造的品牌底色。即日起,本报推出“中山精造 科技赋能”栏目,关注中山企业的创新创造。敬请关注。


“这是我们的防护新技术产品首次亮相国际展会,从全场展品看,我们的产品独树一帜,获得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代表、中国驻沙特大使和各国军事代表的高度关注和赞赏。”北京时间2月6日21时许,正在沙特阿拉伯参展的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力科技”)相关负责人在电话那头满是兴奋。

2月2日,太力科技的技术研发团队、海外市场营销团队启程赴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参加第二届世界防务展,公司“十年磨一剑”的新技术产品在展会上获得认可,使企业更加坚定了科技报国的初心,将持续推动攻克更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突破“卡脖子”难题
研发新型材料受青睐

第一届世界防务展于2022年举办,以后每两年举行一届。第二届世界防务展于2024年2月4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开幕,今年展会主题是关注尖端防务科技,展会为期5天,聚焦陆、海、空、安全、空间技术五大领域,为参展商提供一个全方位展示最新尖端军事装备的平台,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等75个国家的770家参展商和115 个代表团。中国展商的数量和展出面积在各参展国中居首位。太力科技带来的是新型纳米防护技术产品——防割防刺手套和液体防弹衣,吸引了各国军事代表团前来参观。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代表团在中国防务展区详细了解了太力科技的防割防刺手套,并对纳米防护技术高度赞赏。

太力科技带来的是新型纳米防护技术产品——防割防刺手套和液体防弹衣,吸引了各国军事代表团前来参观。 受访者供图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展出的新型纳米防护技术及其应用产品,是公司历时多年在新材料领域突破的成果,该技术可以广泛运用在军用防护领域。“我们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和技术攻关,是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卡脖子’难题,虽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但一直没有放弃,现在到了该亮相的时候了。”

连日来,工作人员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世界各国的军事代表团。在该负责人提供的视频中,工作人员正在展示新型材料技术,他拿着尖锐的利器多次戳刺手套,手套展现了良好的防护性能,获得了认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当天已收到明确的需求意向,希望用这种材料制作成防护头盔。

坚持科技创新
已在全球申请超千项技术专利

太力科技扎根中山发展整整20年,在科技创新中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据介绍,公司持续加大对材料技术创新和技改的投入,做到销售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在全球申请超过1000项技术专利,并主导或者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太力科技的产品多次进入太空,解决了太空家园的环境安全保障问题;公司研发的TPE材料(又名“热塑性弹性体”)、泡棉胶新材料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伴随着在新材料领域的持续研发和突破,太力科技的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

该负责人表示,企业全力以赴拼经济,既要科技创新,也要勇拓市场,在市场中检验创新成果,相信在以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随着制造业当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山企业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断加强。2023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3.2%,居全省第三;科技与研发投入总量突破百亿元,增长24.1%。今年我市将继续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高性能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出更多高科技产品, 为国家国防事业和民生安全贡献力量。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