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船舶停靠岸边进行卸载作业,拉载集装箱的拖车在泊位、卡口间来回穿梭……3月15日,中山港货运码头一派忙碌的景象,一件件“中山制造”经海关验放后,即将发往全球。陈师傅是一名岸吊操作师,已经在中山港码头工作了20年,他告诉记者,开年后码头又忙起来了,最近每天都有10多艘船舶在港口进出。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中山港海关监管中山各外贸码头进出口集装箱7.32万标箱,同比增长41.17%。

便利模式赋能口岸通关提速
3月12日21时,装载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出口货物的40个集装箱,以“抵港直装”模式,分批从企业工厂起运,进入中山港货运码头卡口,得到放行信息后直接运抵泊位岸边,随后被吊入船舶出口。“中山港海关大力推介‘抵港直装’模式,这种‘车船直连’的方式,货物抵达码头后就能直接装船,减少了多次吊装、运输等等作业环节,大大提升了出口物流效率。”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报关负责人吴朝佳说。
“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我们也在积极发挥口岸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做好监管通关服务。”中山港海关监管三科科长朱友清介绍,中山港海关紧密对接企业通关需求,落实系列措施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为货物进出口按下“快进键”。
在中山市各口岸,海关持续推广“大湾区组合港”等物流一体化模式缩短货物出口时间,畅顺企业出海通道,针对企业复工后急需进口原材料投产、海外订单交货时间紧张等问题诉求,中山港海关在辖区口岸提供“预约通关”“闸口预约开放”等服务,创新开展的“内外贸泊位共享”模式,也提升了码头船舶作业、集装箱装卸效率,以高效服务促进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顺运转,全力助力中山外贸实现“开门红”。
新业态培育外贸新动能
在中山亮眼的进出口成绩单背后,以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出口的货物正在持续增长。3月7日,中山市辰洲进出口有限公司委托中山市致远报关有限公司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中山古镇几家灯饰企业申报出口一批灯饰及配件,经中山港海关顺利办结通关手续后,发往海外。
中山是制造业大市,灯饰、家电等优势商品一直吸引着海内外客商前来采购。但对于很多中小商户来说,订单有了,出口难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像灯具这类的小商品单价低、种类多,出口十几种我们就要详细填写每种灯具的申报信息,工作量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山市致远报关有限公司梁先生说。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专为专业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交易创设,有准入门槛低、申报手续简单等优势,且更贴近中山市产业特点。“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在15万美元以下,每票报关单就只需要逐项申报货值最大的前5种商品,其余商品可以归并申报,十分便捷。”梁先生说。
近年来,中山港海关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积极提供通关指导服务,中山已有2900余家经营主体备案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业务,涉及灯具、五金、玩具等多个品类。
编辑 陈彦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