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沙溪圣狮村举行古村落项目汇报展,高校师生担任“智囊团”
发布时间:2024-05-24 来源:中山+

把传统民俗凤舞、鹤舞设计成精妙的木制玩具,将原创龙狮图案融入拓印木板或者白色T恤中,将百年侨房中的精美窗花、灯影花“搬”到手机支架或杯垫上,让年轻态的想象落地为旧建筑改造与活化的创意海报……

在日前启动的2024年中山市沙溪镇非遗旅游文化周活动中,除了备受瞩目的“沙溪四月八”民间艺术巡游外,由中山市“博爱100”公益创投组委会指导,圣狮村民委员会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凤起狮乡——寻·展古村落项目汇报展”,也在圣狮村国家粮仓旧址同步开幕。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在向市民展示非遗文化活化传承及艺术再造成果的同时,也为如何发挥高校力量为乡村文旅赋能打开了新思路。

奇思妙想赋予
非遗文化“新生”

5月22日,是展览启动的第八日,记者到访时,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艺术设计学院”)的老师阿丽莎正热情地为到访的游客讲解玻璃柜中展品:“看,这套木制玩具就是圣狮村有名的凤舞,孩子们既可以动手拼接,也可以自己涂颜色,非常有趣!”只见堆叠如小山状的方形玻璃柜中,陈列着10多种以圣狮凤舞、申明亭鹤舞等为原型的木制玩具,在机关的操作下,可旋转、可扇动翅膀,十分生动有趣。

阿丽莎(右一)为游客们讲解玻璃柜中的凤舞木制玩具。记者 付陈陈 摄

阿丽莎介绍,本次展览的主题为“凤起狮乡”,“凤舞”是圣狮村的市级非遗项目,已有近400年的活态传承,也是本次展览的创作灵感来源。凤来,寓意天下太平;凤起,亦喻贤德之人兴起。

据了解,此次展览的所有展品均由寻·展古村落项目组,即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共同设计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意十足。既有针对沙溪镇非遗项目开发的文创产品,又有为圣狮创意园(国家粮仓旧址)而设计的旧建筑改造活化方案,业态包括书房、主题棋牌室、民宿、小酒馆等,复古与时尚感兼具。

此次展览的所有展品均由寻·展古村落项目组,即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共同设计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意十足。记者 付陈陈 摄

现场还同时展出了中山非遗文化、市井文化创新纹样设计及丝网印作品,孙中山故居建筑群模型,“稻野艺境”公共艺术装置展等实物展品,手作体验区推出的木板拓印、热转印、火漆印、套色印章等活动,也十分受游客们欢迎。

成立专业团队
师生携手活化古村落

中山市第十一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市级优胜项目——寻·展古村落,是艺术设计学院的黄丽雯、任敏、王力、阿丽莎4位教师于2014年正式成立的公益团队。10年来,他们穿梭于中山的古村落之间,带领一批又一批中山学院学子,通过考察、发掘、绘制、设计、拍摄、宣传等方式展示古村落的美,主持设计并成功修复了中山市多座文保级别的古井、侨房,深度推进10余个村居环境的美化提升。同时,以中山市非遗项目和本土文化为原型,设计了文创作品百余件(套),过程中累计近2000名大学生深度参与相关的项目活动。

旧建筑改造活化方案。记者 付陈陈 摄

10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山众多古村落,如西区街道后山村、沙溪镇龙瑞村、南区街道曹边村等。2023年8月,寻·展古村落项目组又走进了沙溪镇圣狮村,开展暑期实践调研,对该村的多个省、市级非遗项目进行活化传承及艺术再造。艺术设计学院老师任敏介绍,在老师们的带领下,“00后”学子们对村落环境进行“再发现、再塑造”,这些以圣狮村历史文脉、人文典故、景观风貌为创作源泉的景观小品、互动装置、艺术景墙、快闪活动,将古村风情呈现得“活灵活现”。同年,项目组在圣狮村开展的暑期实践调研成果,被评为2023年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示范项目。

用好“智囊团”
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

在任敏看来,此次展览是对寻·展古村落项目组教学、教研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学院师生针对“沙溪四月八”这一省级非遗项目做出的新型活化尝试,更是高校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

然而,展览终有期,抛开展示的属性,这些极具创意的展品应如何更好地融入未来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中,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展览现场展出的各式创意文创产品。记者 付陈陈 摄

圣狮村工作人员阮嘉诚坦言,目前很多村居在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寻·展古村落项目组就如同“顾问库”和“智囊团”,在如何开发、保育、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给出了很好的思路。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圣狮村将在文旅产业方面进行改造升级,包括国家粮仓、海傍街、公共艺术空间、村史馆、民俗馆等,此次展览上展出的旧建筑改造活化方案,都有落地的可能。“展览上的优秀文创产品也具有很好的互动性与体验性,我们也考虑在文旅体验方面,与项目组展开合作,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旅体验。”阮嘉诚说。

据了解,5月15日“凤起狮乡——寻·展古村落项目汇报展”开幕当天,寻·展古村落项目与圣狮村共建实践基地也正式揭牌,这也预示着未来校、村双方将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为乡村振兴以及“百千万工程”强基础、添活力。


编辑  张英  二审  陈彦  三审  陈慧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