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凤首宗“集转国”工改项目出证,预计今年9月开工建设
发布时间:2024-08-09 来源:中山+

8月9日,记者获悉,中山市东凤镇安乐村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第一期、二期项目共47.85亩用地,于近日全面完成了“集体土地转国有”程序并拿到土地证,村集体锌铁棚低效工业用地实现华丽转身,预计今年9月开工建设。

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据东凤镇“工改”工作组人员介绍,原安乐村“工改”地块上的锌铁棚厂房建设于2000年前后,全部用于出租,年租金收入约556万元,年产值约3650万元,年税收约250万元。经过长期使用,锌铁棚厂房破旧明显,消防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突出,停车位不足和缺乏货物装卸区等问题严重制约优质企业的引入,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不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3年5月,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提高村集体收入,安乐村经集体决定对原锌铁棚低效用地进行升级改造,利用中山市“工改”政策,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增强土地的融资权能,提高招商吸引力。

然而,该项目用地原不符合土规且有一半土地没有土地使用权证。通过中山市“三旧”改造政策的推进,安乐村不仅以土规调整解决了规划不符的问题,还得以完善用地手续,成功将无证的集体用地变成国有用地,解决了集体用地遗留的历史问题,土地价值也大幅上升。

另外,得益于市“工改”政策关于“对村集体自愿申请将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土地的‘工改工’项目,土地出让价款按规定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后全额补偿该村集体”的规定,村集体只需要付出较低成本,就完成了土地集体转国有。

中山市东凤镇安乐村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第一期项目拆除前后对比图。通讯员供图

今年9月底开工建设

安乐村党委书记李耀强表示,2023年以来,安乐村主动把握“工改”机遇,大大完善了用地手续,解决集体用地的遗留问题;壮大了集体资产,促进村集体可持续发展,由单一的租金收益转向多元化的促收形式,年收入呈多倍式增长;为辖区内企业提供了高标准的产业载体,促进企业增资扩产和转型升级,为企业扎根东凤提供硬件条件。

第一期项目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第二期项目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李耀强提到,截至2024年7月,安乐村有70家规上企业、1000多家中小企业,聚焦家用电器、厨卫设备等生产与制造。东凤镇安乐村该用地改造后计划用于招引智慧家电、燃气具、新材料生产等行业,达到共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补链强链的作用。改造后,该用地的容积率不小于2.6,新建建筑面积不小于9.6万平方米,产值将不低于2.19亿元,较改造前提高6倍;年税收将不低于1142万元,较改造前提高4.5倍。

记者获悉,东凤镇安乐村“工改”一期、二期项目的前期已完成了报建预审查工作,在拿到土地证的第一时间便准备资料提交规划报建。接下来,预计今年9月底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为24个月,改造后年租金可达到1720万元,是改造前的3倍,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