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吕文成的音乐?音乐界“大咖”畅谈感受

2024-09-04 中山+

在4K超高清纪录片《弦外之音:粤乐宗师吕文成》启播仪式尾声,高胡演奏家李肇芳、曾秋坚和中山青年乐手联袂演出吕文成名作《步步高》。弓弦在演奏者手中快速地舞动,高胡的音色变得更加激昂和高亢,现场喜庆祥和的气氛到达顶点,观众也不由跟着节奏打拍欢腾。这首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名作,不仅在当时的广东乐坛轰动一时,至今仍流传不衰。

高胡演奏家李肇芳、曾秋坚和中山青年乐手联袂演出吕文成名作《步步高》。记者 文波 见习生 张景天 摄

“一首作品能代表一个地域,可见这位作曲家对音乐的贡献多大、多深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参加仪式的演奏家、音乐界专家代表分享了对吕文成音乐的见解。

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等演奏《醒狮》。记者 文波 见习生 张景天 摄

高胡演奏家李肇芳:
革新广东音乐
吕文成精神如铁轨延伸

“吕文成就是一条铁轨,后面所有的人只不过是在这个铁轨上跑的各种各样不同款式的机车,一直延伸下去而已。”李肇芳在纪录片中娓娓道来。他倾情口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与丰富的素材支撑。

高胡演奏家李肇芳介绍自己与广东音乐及粤剧界的渊源。记者 文波 见习生 张景天 摄

李肇芳与中山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母亲是中山人。在台上,李肇芳乡音未改,用地道的粤语向观众致意。“‘弦外之音’于我而言,不仅是乡音,更是乡情。”他提到,自己的父母都与广东音乐及粤剧界深有渊源,他的父亲与粤乐名家相交甚笃,还曾在广肇义学读书,是吕文成的学弟。在吕文成的影响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从小,乐器就是李肇芳“最好的玩具”。“高胡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尊严。我想一个人有一样东西能够支撑自己的尊严,获得一些成就感,这辈子就不算白过了。”李肇芳在片中感慨。

作为“中国高胡名家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第一人”,李肇芳曾被媒体赞誉为“在浦江守望广东音乐”。他表示,先驱吕文成是喝着浦江水长大的广东人,近百年前,他在上海实践了广东音乐创新,不仅研制了高胡,还创作出《平湖秋月》《醒狮》《步步高》等传世佳作,在上海及北方引起轰动。“同为在黄浦江畔成长的我,作为后辈,深感传承好广东音乐责无旁贷。我会像一个哨兵,继续守望着广东音乐,这是我一辈子的使命。”李肇芳坚定地说。

民族音乐研究学者郑伟滔:
广东音乐正是在
吕文成一个又一个10年中发展而来

在寻找吕文成先生生活轨迹与艺术成就上,纪录片创作团队遭遇了资料稀缺、线索中断等重重困难。庆幸的是,这一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有众多学者与专家伸出援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学者郑伟滔先生便是贡献卓著的一位。

郑伟滔先生告诉现场观众,自己家中收藏了数目不小的广东音乐黑胶唱片,他还撰写了一本书,将广东音乐的资料和唱片收录了八九成。这些珍贵的藏品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

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学者郑伟滔。记者 文波 见习生 张景天 摄

郑伟滔娓娓道来,讲述了对吕文成的音乐、对广东音乐的理解。他说,吕文成先生的音乐创作对广东音乐乃至整个华语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艺术生涯可以划分为5个10年:20世纪20年代,吕文成先生出道,在上海演奏弦歌,直到创作出由高胡和扬琴演奏改良而来的粤调弦歌;20世纪30年代,吕文成先生从上海到香港,开始了唱片公司的录音工作。这段时间里他原创了许多乐曲,通过一批广东籍演奏家的乐化,创造了今日所说的“广东音乐”;20世纪40年代,吕文成先生离开香港到了广州,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创作呈现出一个新的亮点——精神音乐,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睡狮要醒来了”的精神振奋了万千人心;20世纪50年代,吕文成先生重回香港,二战结束后唱片公司恢复营业,吕文成先生加入和声公司,创造出了商业化的舞场音乐;20世纪60年代,吕文成先生将以往四类音乐亮点集中总结、整理出来,形成了音乐精华、广东音乐、精神音乐、舞场音乐四大音乐创作版块。

“我们的广东音乐,正是在吕文成先生一个又一个10年、一个接一个音乐创作亮点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称他为粤乐宗师。”郑伟滔感叹道。

高胡演奏家曾秋坚:
吕文成为高胡演奏艺术发展
作出突出贡献

曾秋坚(右)表示,吕文成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粤乐、高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记者 文波 见习生 张景天 摄

吕文成的徒孙、高胡演奏家曾秋坚表示,高胡自吕文成创制成功至今,经过几代高胡演奏家的努力,不仅成为粤剧、粤曲伴奏乐队的“头架”,以及民族乐队中弦乐的高音声部乐器,更成为音乐院校的一门专业演奏课程,高胡的演奏技艺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他认为,吕文成作为粤乐一代宗师,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粤乐、高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吕文成所创作的粤乐作品数量之多,流行程度之广,在粤乐史上实在无人可比;他所灌制的唱片多达270多张,使粤乐在世界华人地区及全国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广,同时也为广大粤乐爱好者提供了珍贵的音响资料。“吕文成刻苦钻研、博采众长、敢于创新以及为粤乐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曾秋坚表示。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浩勤

记者 余晓霖 李红 见习记者 颜子怡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