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真是太方便了!以前通关需要不少时间,现在几秒钟就完成了,真是省时又省力。”11月28日上午9时45分,来自中山火炬高新区的孙姨通过出境边防检查手续后兴奋地说。现场,随着219名旅客搭乘客轮“中山20”从新中山客运口岸(以下简称“口岸”)启航前往香港中港城,标志着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的新中山客运口岸正式拉开帷幕。

上午9点多,在2楼出发大厅内,旅客们井然有序地等待安检。拿着小旗帜的导游阿娟带着46名游客排队等待通关。随着游客们走过自助查验系统,迅速完成了边检手续,笑容满面地接过工作人员派发的首航纪念品。


“此次新中山客运口岸的启用,不仅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入境通道,也展示了中山在口岸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新成就。”中山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马青山介绍,为确保口岸顺利启用并提升通关效率,珠海边检总站中山边检站采取了多项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手段。其中,在出入境大厅分别配备了8条快捷查验通道和8条人工查验通道,为旅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此外,最新引入的边检自助查验系统应用了最新的生物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指纹比对等方面实现了优化升级,极大地缩短了旅客的通关时间。
除了自助查验系统外,口岸还在人工查验通道的验证台上引入了智能翻译机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实现了盲区监测、团体/家庭验放等功能。同时,该口岸还设置了特别通道,为“老幼孕病”等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便利服务。
在口岸限定区域,中山边检站还集成了智能指挥调度平台,部署了远距离重载红外可视云台岸基雷达和无人机自动巡航基站及无人机反制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口岸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马青山表示:“新中山客运口岸配备了全国最先进、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移民管理查验设备,这些都有效降低旅客查验和等待的时间,提升了通关效率与安全性。”
为实现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无感通关”体验,作为联检单位之一,中山港海关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的同时,深入打造智慧旅检监管模式,科学配置智能监管设施设备,优化出境托运行李监管流程,探索智能集成、多元合一的科技应用,将海关监管工作顺势嵌入通关过程,提高旅客通关满意度和获得感。
“新中山客运口岸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水运客运口岸,航运能级的提升给海关的监管和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山港海关旅检科副科长李根介绍,在口岸建设过程中,他们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指引,积极引入智能化设施设备,建设了前置拦截、负压隔离等设施及用房,并将全景式核辐射探测、毫米波、CT机等设备顺势嵌入监管流程,同时加强后台风险分析、集约管理和指挥调度,着力实现“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智慧旅检监管场景,全力服务旅客高效快速通关。
据悉,为确保新中山客运口岸顺利首航,中山边检站还提前发布了“两公布一提示”,并设置了业务咨询台,为旅客提供粤语、英语等语种的咨询引导服务。
编辑 张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