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给中山两名医生写信:“希望你们培养更多富有家国胸怀的优秀青年人才!”
发布时间:2025-01-01 来源:中山+

2024年12月30日,中山两名医生张振山和孙劼收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院士钟南山写来的一封信:“《援非行医记》专著出版之际,你们克服了艰难困苦,将‘广医人精神’和‘南山风格’在非洲赤道几内亚发扬光大,为母校增光,我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站在新时代高水平医学事业建设的新起点,努力培养更多富有家国胸怀、担当医学发展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医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视频摄制:易承乐

中山市中医院张振山医生:
“钟南山的精神
对我的从医生涯产生深刻影响”

“收到钟院士的信,很激动!钟南山是我的偶像,真正的‘南山风骨,国士无双’。”张振山说。

今年40岁的张振山从医14年。2003-2011年他在广州医科大学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山市中医院从事骨科工作,现为骨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英才计划”特聘人才。

2024年12月31日下午,中山市中医院医生张振山在诊室接诊。记者 王云 摄

2021-2022年,张振山作为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被派驻到非洲赤道几内亚执行医疗任务。期间,他积极开展各类骨科手术500余例,填补当地医院8项骨科手术技术空白,开展中医特色技术23项,为四大洲15国超3000例病患提供优质免费的医疗服务,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骨科团队,被赤几总统授予该国最高荣誉“国家独立勋章”。他还被评为2021、2022年度国家援外医疗队优秀队员。

近日,张振山写作的《援非行医记》出版。这本书是他以援非医疗队队员的身份记录中国(广东)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对该国提供医疗援助的纪实性作品,通过讲述援赤几医疗队员白衣执甲、书写大爱的故事,比如抗击病毒的艰辛、治病救人的考验、跨越地域的友谊、以苦为乐的生活等片段,传递了真实、有趣的援外医疗工作实况。同时也生动地说明,援外医疗队队员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还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他们干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钟南山的精神,对我的从医生涯产生深刻影响。”张振山表示。

中山市人民医院孙劼医生:
“收到钟南山院士的信
很激动也很自豪”

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孙劼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进入中山市人民医院工作已经17年。

2024年12月31日,他和同事一起做了8台手术,其中3台是安装心脏起搏器,5台是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时,他要穿着二三十斤的铅衣防护服,下了手术台接受采访时,他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在心血管内科,他一年要做300多台手术。“都习惯了,为了病人值得!”孙劼说。

2024年12月31日下午,中山市人民医院孙劼在手术室忙碌。记者 王云 摄

2020年9月,孙劼和队友远赴赤道几内亚开展为期20个月的医疗援助。临行前,他和队友张振山一起给钟南山院士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作为广医学子,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广医人精神以及“奉献、开拓、实干、合群”的“南山风格”的决心,表示要传承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按照钟南山院士对中山医疗同袍在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时所说的“像绣花一样,精雕细刻”,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援助服务工作,为国家援外工作、为广医增光添彩。

“我们没有辜负钟南山院士对我们的期望,圆满完成了援非医疗任务。”孙劼说,在20个月的援非医疗工作里,队员们也曾意外染上疟疾等疾病,历经波折,但他们却从无怨言。最难忘的是,在援非医疗队即将回国之际,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为他和朱柏乐、易柳娟、吴景华4名医疗队代表授予了该国最高荣誉——“国家独立勋章”。

“收到钟南山院士给我们的信件,感到很激动也很自豪。”孙劼说,当年进入广州医科大学读书时,就很崇拜钟南山院士,是他的“小迷弟”,希望以后能成为像他一样的“大医生”。毕业以后,他一直以钟南山院士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前行。

“我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为群众的健康服务。”张振山和孙劼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像钟南山院士在信中说的那样,“培养更多富有家国胸怀、担当医学发展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