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靠、要!”,中山微纪录片《我是共产党员》(第四季)开播
发布时间:2025-01-01 来源:中山+

1月1日晚7时30分,由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联合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系列微纪录片《我是共产党员》(第四季)在中山广播电视台香山文化频道正式开播。

1月1日晚7时30分,系列微纪录片《我是共产党员》(第四季)在中山广播电视台香山文化频道正式开播。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这部微纪录片共六集,每集时长约8分钟,分别以《大桥时代·敬业》《回到农村·奋斗》《向“新”而行·创新》《突出重围·坚韧》《春风化雨·奉献》《稻花飘香·担当》为主题,展现出不同领域基层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观众可在1月1日至1月6日每晚7时30分,准时收看这一精彩系列。

以影像记录时代
展现党员风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深中通道正式通车的重要一年,如何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并展现这一时代的风采,成为了导演组拍摄该部纪录片时的重要考量。

据纪录片导潘怿娇介绍,今年,为了完成这6集的成片,团队耗时3个月进行深入调研,足迹遍布中山市里的各个角落,一共走访了40多位党员。最终,他们选取了在深中通道通车后,在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人才回乡、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纪录片中的部分人物截图。受访者供图

在拍摄过程中,团队不仅注重事迹的先进性,同时也追求故事性和可拍性。通过影像讲述故事,传递真情实感,力求避免空洞的口号和枯燥的说教。

亦如《大桥时代·敬业》,生动展现了大桥通车后,服务于深中融合大业的党员群像。无论是公交司机、交警,还是文创设计师、志愿者,他们都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精神,擦亮“中山服务”的金字招牌,为中山文旅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又如《回到农村·奋斗》,讲述了大学生们回到农村,面对家乡发展的种种挑战,他们以赤子之心,不断学习、实践、改变家乡面貌的感人故事。而《向“新”而行·创新》则展现了药物研发工作者们既怀揣与世界一流并肩的雄心壮志,又肩负着“抗击病毒、造福人类”的崇高使命……

这些鲜活的人物、鲜明的性格以及鲜亮的品格,共同构成了群众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动群像,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四载匠心打造
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自2021年,市委组织部与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我是共产党员》第一季至今,已走过四载春秋。其间,拍摄团队累计拍摄了27集微纪录片,生动记录了30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

“这些共产党员并非遥不可及的英雄,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潘怿娇回忆道,在拍摄过程中,团队会通过跟拍记录、多方采访以及深入挖掘背景资料等方式,力求多维度地展现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真实面貌。这种拍摄方式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也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第一季《我是共产党员》的成功,便是最好的证明。其中包括《铁骑》《工匠》《阵地》等10部微纪录片,每一部都聚焦不同领域的优秀共产党员。这部作品不仅荣获了第27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微纪录好作品奖,更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而第二季《我是共产党员》则延续了第一季的精良制作和深入挖掘。以《先锋:那些书写未来的面孔》等为主题,更加注重反映基层党员在推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影片播出后5天内,各大媒体的累计播放量就已超过1000万次……

“对于整个创作团队来说,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潘怿娇坦言,在拍摄《突出重围·坚韧》这部作品时,调研团队曾三赴实地深入考察,最终才选定主角。“他那种不屈不挠的力量让我深受触动,我常常听到‘不要等、靠、要’,在这位党员身上,我看到了这句话最真切的践行”。


编辑  张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