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榜样(175)|2024年“广东好人”何祥吉:以“诚实守信”立身立企,实现产品质量“零投诉”
发布时间:2025-01-11 来源:中山+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诚实守信不能丢。”这是日前获评为2024年诚实守信类“广东好人”的何祥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圃人,他从18岁起就开始投身腊味生产,并在1985年创立了中山市得福肉食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福”)。何祥吉始终把“诚信”作为企业发展中最关键的一环,公司也从一个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产值近5000万元的腊味企业,连续15年获评省、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产品多年来在品质方面“零投诉”。同时,他还乐于奉献、慷慨解囊,为黄圃镇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敬老爱老行动以及兴建基础设施等捐款超200万元。

获评为2024年诚实守信类“广东好人”的何祥吉。受访者供图

诚信经营,赢得口碑

从1979年从事腊味生产开始,“诚实做人、守信经营”的理念就已融入何祥吉的血液中。从腊味作坊到腊味企业,何祥吉的产品主要是售往农贸市场,来购买的都是普通群众。他说:“我们的顾客大多是街坊邻居,他们信任我们,这份信任比金子还贵。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最优质的原料、最传统的工艺,做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满意的腊味。”

多年来,何祥吉坚持以产品质量取胜,从不以次充好、缺斤少两,从不在腊味中添加杂质,他坚信质量好才能赢得“回头客”。同时,他也不会因每年秋冬季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而坐地起价,只赚取合理利润,保持公司长远发展。

“我们公司从来没有因产品质量被顾客投诉。”何祥吉说。在他看来,每一块腊肉、每一根腊肠,不仅是食物,更是连接他与顾客情感的纽带。他会亲自监督生产流程,从选材到腌制,再到晾晒,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确保每一份产品都能承载起那份对传统的尊重和对顾客的承诺。

正在制作腊味的何祥吉。受访者供图

凭借着“诚信”,得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业界和市场上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越来越多的业务主动“找上门”。如今,得福已研发出腊味产品超30种,产品销往华南、华东等多个地区,最高峰时年销售超2亿元,成为中山黄圃腊味行业首家获得“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

危难时刻,坚守信用

2000年,是得福发展的关键一年,企业的销售重点从传统的农贸市场转向超市,知名度不断提升。然而,合作超市因自身经营的问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倒闭潮”,大笔货款积压,一度让何祥吉面临着血本无归的风险。身边很多人都劝说何祥吉赶紧跑路,毕竟积压的货款对当时的企业来说是天文数字。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企业“必死无疑”。

“跑路是最轻松的选择,但为公司提供劳动的员工和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该怎么办?让他们也陷入困境,这是非常不负责的行为。”何祥吉毅然决定留下来处理资金链断裂留下的烂摊子。他调动了自己所有的资产,车子房子都卖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他说,砸锅卖铁都要确保员工工资能够准时发放,及时支付供应商的货款。幸运的是,最终,他挺过了这次“风雨”。

何祥吉不仅要求自己诚实守信,对员工也同样如此。他认为,企业做得越大就越不能忘本,要时刻记得来时路,记得群众的信任。在得福内部,何祥吉要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诚信教育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员工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得福还通过设立诚信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践行诚信。

时至今日,得福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在此之中,何祥吉凭借着“诚实守信”打下的坚实基础,促使企业在黄圃镇这个腊味企业遍地开花的地方占据一席之地。“谁说诚信没用,诚信大有用。”何祥吉说。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