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社区“智”理,中山小榄高沙社区绘就“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2025-02-26 中山+

“前段时间,我发现家附近下水道井盖破损有安全隐患,便用手机拍照反馈给社区。很快,社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几天后新井盖就更换完成了。”2月26日,中山市小榄镇高沙社区居民陈淑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类似问题通常需要打电话反馈,如今通过手机拍照直接反馈,效率大大提高。

一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环节,如今数字化场景的应用,已成为中山市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山奋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高沙社区自2023年起启动“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以“积分银行”和“联防联控”两个智慧平台为切入点,将数字技术植入乡村建设、社区治理和群众生活中。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高沙社区正以数字治理新模式,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治理参与度,实现“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小榄镇高沙社区数字乡村、社会治安监控平台。记者 王云 摄

积分兑出治理新图景

从105国道转入小榄镇高沙社区,车流在宽阔的沥青路面疾驰而过,建筑物旁的智能监测摄像头快速对焦,将飘落的紫荆花瓣与来往的电动车,一同框进社区“智”治的风景线。

“高沙社区辖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下辖11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超4万人,社区治理难度可想而知。”高沙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周悦斌表示,以往社区管理主要依靠人力巡查,在社区人员配备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社区群众可用积分兑换大米、洗衣液、抽纸等生活用品。记者 王云 摄

2023年7月起,高沙社区启动“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并推出了数字乡村积分制。周悦斌介绍,居民通过手机记录并上传,便能轻松参与到社区的日常管理和建设中来,既充分发挥了居民在社区事务中的关键作用,也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推进“百千万工程”在社区走深走实。

随手拍反馈卫生黑点2个积分、美丽庭院创建5至10个积分、主动拆除违规广告牌20个积分……通过将具体行为量化为积分,高沙社区成功激发了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居民群众发现身边存在治安风险、安全隐患、卫生问题、文明乱象、矛盾纠纷等情况时,可以用手机“随手拍”等方式,实时向社区报告反馈、建言献策,获得相应积分。活动积分不但能兑换大米、洗衣液、抽纸等生活用品,也成为参评“最美庭院”“美丽家庭”等各类评优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目前,高沙社区“积分银行”注册户籍数约1500户,达辖区内总户籍数的96%;参与积分制群众超5300人次,累计产生积分约2.65万分,收到群众“随手拍”反映的问题约980条,问题解决率达99%。周悦斌表示,通过将积分制数字化,高沙社区构建起“群众举报—平台流转—社区跟进—系统反馈—积分加分”的工作闭环,不仅提升了解民忧、惠民生效能,也让社区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接下来,高沙社区还计划将积分治理模式推广至常住人口,鼓励其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进一步扩大积分制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数字平台织就安全网

下午放学时段,高沙幼儿园和桦珑学校门口熙熙攘攘,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等待家长接送。针对学校附近河流涉水事故隐患,高沙社区在两所学校附近的河道旁划定风险区域,社区安防系统的高清监控一旦发现有群众进入其中,系统就会自动播放警告语音,及时提醒群众远离危险。

得益于“联防联控”平台,高沙社区不仅能在发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通过外接的智能“云广播”设备播放警示语音,提醒周边居民注意安全;更借助与公安平台的联网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沙社区“联防联控”平台是一套集监控、感应与AI算法技术于一体的社区安防系统。记者 王云 摄

作为全市最早一批构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的社区,高沙社区已成为全市乡村“数治”赋能治理现代化的缩影。“高沙社区累计投入资金50多万元,安装社会治安监控点177个、监控枪264支、云广播设备30支,覆盖辖区重要路口路段、幼儿园、小学、文体广场、老人活动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作为平台建设方,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销售部数网中心中山数字乡村运营官利霍山介绍,高沙社区“联防联控”平台是一套集监控、感应与AI算法技术于一体的社区安防系统,以安装高清监控和“云广播”设备、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河涌安全提醒、垃圾分类提醒、校门佩戴安全头盔提醒、重点出入口车辆识别等功能。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日常也能利用该广播系统向公园广场、群众活动中心、校园周边等区域有针对性地播放交通安全、反诈防骗、气象灾害预警等宣传音频,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岳才瑛

见习记者 李颖奇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