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需要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支撑经济发展!”在3月26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李嘉声带来的提案聚焦助力中山市吸引专业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他表示,中山可逐步构建“产业吸引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反哺城市”的良性循环,实现从“制造强市”到“智造强市”的跨越。

坚持“制造业当家”的中山,如今正奋力建设创新之城,这需要企业不断适应产业变革、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更需要人才为这些变革与创新注入蓬勃动能。李嘉声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中山出台了《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优惠的住房政策、建立人才公寓、设立人才奖励计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山市的人才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中山的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向转型升级。在李嘉声看来,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更多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来支撑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山也在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才素质和技能水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中山对人才的渴求更甚以往。”李嘉声表示,得益于此,中山需要持续加强人才工作,推动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他建议,中山应当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创造高附加值岗位,打造“人才需求高地”,吸引技术研发、管理类人才近悦远来。同时,中山可以对人才实行分层分类精准激励,比如对领军科学家、企业家等顶尖人才提供“一事一议”资金支持、住房保障,对技能人才推行“技师落户零门槛”,配套职业资格认证奖励等。此外,还可以扩大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供给,创新试点“先租后买”模式。
李嘉声建议,中山还应当鼓励企业设立“人才伯乐奖”,对成功推荐高层次人才的企业给予奖励,并推行“政府+猎头”模式,定向猎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于引进的人才,中山应当建立健全动态评估优化政策,建立人才发展指数,每年评估政策效果,灵活调整补贴标准、产业方向,同时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一站式”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