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100%的行政村!中山“互联网+公交”开启城乡出行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山+

在中山公交集团运调指挥中心大屏上,智慧调度云平台正实时跳动着城乡客流热力图。4月21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中山公交以“村村通公交”为支点,以“互联网+公交”服务模式为抓手,利用其智能化、高效化的特点,成为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力量。截至去年,全市公交服务已覆盖100%的行政村,自然村公交覆盖率达95.56%,在广东省位居前列。

609路公交车在三乡镇村道上行驶。通讯员供图

智慧调度云平台优化线路布局,提升服务覆盖

2023年,中山公交集团的“基于多源大数据融合的智能公交调度运营服务一体化云平台建设和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城市公交行业创新发展最优项目奖项,彰显中山公交集团数字化、智能化成果得到有效转化。该平台通过多源大数据的融合分析,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和乘客需求,动态调整公交线路和班次,实现了公交资源的高效配置,构建了“时间可控、便捷可达、幸福可感”的智能公交应用体系。

公交数字大脑应用场景。通讯员供图

“在‘村村贯通’工作中,公交线路的优化布局是打通城乡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中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公交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村民出行数据的分析,精准优化了公交线路布局,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偏远村庄的居民享受到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2024年日均客流对比2023年增长1.45万人次,公交准点率达95.76%。如今,一辆辆公交车不仅成为城乡出行的桥梁,更成为促进城乡资源流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响应式公交动态调度,精准对接村民出行需求

为进一步满足村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中山公交推出了响应式公交服务。与传统公交线路固定、班次固定的模式不同,响应式公交通过动态调度和路径规划,能够根据乘客的实时需求灵活调整车辆行驶路线和停靠站点。这种“随需而至”的服务模式,让公共交通更加灵活便捷,精准对接村民的出行需求。

公交数字大脑数字驾驶舱。通讯员供图

“在南头镇,之前公交线路覆盖不足,许多居民需要步行较远距离才能到达公交站点。‘响应式公交’推出,解决南头居民的痛点问题。”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南头居民通过中山公交集团微信公众号、“车来了”App等平台,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定制化”公交服务,实现“点”(出发点)对“点”(目的点)高效出行,大大缩短了候车时间和出行成本。

据介绍,南头镇已成为中山市首个实现“响应发车”运营模式全覆盖的镇街,试点实施“走进村庄园区、直通小区、直达楼下”的随需而至公交服务备受群众欢迎。此外,“响应式公交”在古镇镇、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马鞍岛、南朗街道、三乡镇、石街道、港口镇等区域优化应用。

镇村与枢纽无缝连接,一站式服务让出行无忧

在“村村贯通”工作中,镇村与重要交通枢纽的高效连接是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这一点在深中跨市公交的例子中得到充分体现。

据介绍,为给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选择,推动实现“一次换乘”,中山公交优化全市所有镇街抵达三大深中跨市公交枢纽站的配套接驳线路。目前,从镇村出发的公交线路,共有21条接驳至博览中心公交枢纽、8条接驳至中山国际人才港、9条接驳至火炬会展中心东门,确保全市各镇街市民通过一次换乘即可抵达深圳市,出行更加便捷无忧。再如新中山客运口岸通行线路。中山公交共配套10条各类型公交线路,其中大站快线1条、定制公交线路3条、常规公交线路6条,助力从镇村出发的公交车与客运口岸轮渡无缝衔接。

这种“互联网+公交”模式不仅提升了交通枢纽的连接效率,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过优化接驳服务,村民可以更快速地到达城市中心或周边地区,这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物资、信息的高效流动。据统计,2024年中山全市公交服务已覆盖100%的行政村,公交服务覆盖的自然村达到903个。中山所属自然村公交覆盖率达95.56%,在广东省位居前列。


编辑 陈雪琴 二审韦多加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