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五一”假期中山亲水活动纷呈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中山+

端午虽未至,龙舟竞渡起。“五一”假期前后,中山举办了20余场水上活动。赛龙舟、五人飞艇赛、单人农艇赛等多场水上非遗文化盛事在大小河涌点燃激情,主题展演、亲子游园、河岸徒步等一系列“岐水清流·乐活中山”亲水活动也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参与其中,河畔的欢声笑语成为治水成效最生动的注脚。

水清岸绿赛龙舟
非遗文化得传承

“咚!咚!咚!”鼓声骤起,一艘艘龙舟如箭般冲出起点,道道波纹荡漾在岐江河面之上。“五一”假期首日,2025年中山市龙舟联赛(第一站)现场围满了市民游客,呐喊声与鼓点交织成活力乐章。看着船桨划动激起的层层浪花,市民林女士不禁感慨:“水清了,岐江河上的活动也多了起来。尤其这两年,几乎只要是节假日,就能在这里看到划龙舟。”

得益于水环境治理成效,全市多个镇街相继举办亲水活动。在南头镇,五人飞艇趣味竞速活动在穗西社区中心河段火热开展。“二十多年前,我们就在这条河涌里扒艇训练,今天看到年轻人在这条河涌上劈波斩浪,飞艇文化得到传承,心里很高兴。”梁伯激动地说。

“五一”假期首日,小榄镇时隔多年再次上演五人龙舟邀请赛。全市各镇街38支队伍在小榄水道破浪前行,展开约22公里、历时2小时的往返竞逐。“小榄河涌水质清澈,岸边绿树成荫,在这样的环境下观赛别有一番风味。”从河南到中山定居十多年的康女士表示。

5月5日,阜沙镇牛角村2025年单人农艇赛在牛角村正河举办,赛事吸引了来自阜沙及周边镇街,广州、佛山等地市的30名选手参加。“去年正河清淤等治水工程完成后,水环境提升明显,我们住得舒服,农艇赛选手划得更畅快,游客也能欣赏到更美的乡村景色。”村民黄先生表示。

阜沙镇牛角村2025年单人农艇赛在牛角村正河举办(图源:阜沙发布)

前不久,三角镇举办了三人根艇竞速赛。比赛冠军队队员、52岁老将李赞辉看着此次参赛的选手既有18岁新人,也有头发花白的老将不由感叹:“近年来三角镇开展河涌整治,新涌水质变好变清澈了,两岸景观也变美了,我们的根艇文化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和传承机会。”

一河两岸焕发新机
市民乐享亲水活动

除了一系列水上非遗运动项目,“五一”期间,全市多个镇街还开展了趣味游泳、河畔徒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三角镇新涌河畔,“鱼跃新涌”趣味游泳活动吸引了百名游泳爱好者。“生鱼趣味游”接力赛、水上拔河赛激烈上演,引得水域两岸观众欢呼喝彩。

在三乡镇,“岐水清流 乐活中山”2025年三乡镇徒步活动也吸引了300多位市民参加。大家沿着3公里滨水步道快乐出发,用脚步丈量治水成果,亲身感受“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

“岐水清流 乐活中山”2025年三乡镇徒步活动吸引了300多位市民参加(图源:三乡发布)

“你看!鱼群回家了,那边还有白鹭。”参加徒步的陈女士引导孩子观察生态细节,边徒步边讲述鸦岗运河现状变化。曾经污浊的鸦岗运河,通过岸线整治、步道建设和绿化提升,打造了一条全长3公里的滨水休闲带。成群的小鱼穿梭嬉戏,白鹭从河面低掠而过,两岸的绿树倒映水面,治水后的河道焕发出勃勃生机,市民徒步中纷纷举起手机定格“河道生态蝶变”。

同日,大涌镇在清平街儿童小公园举办了“碧水润民心·幸福涌万家——共建美丽河湖 共享绿色家园”主题展演游园活动。孩子与家长在动手实验、问答挑战中学习治水知识。游园会现场,孩子们在一幅15米长的涂鸦画布上描绘出心中的碧水蓝天。现场还通过真实的影像资料,向居民们展示了大涌镇河涌治理前后的巨大变化。在大涌镇卓旗山周边工作的李先生感慨道:“这两年叠石村变得非常漂亮,河水清了,环境美了,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幸福。”

大涌镇举办的主题展演游园活动上,孩子们在一幅15米长的涂鸦画布上描绘出心中的碧水蓝天。(图源:大涌发布)

假期期间,位于南区街道的中山詹园内游人如织。游客们漫步于碧波荡漾的北台涌畔,或沉浸于以“岐水清流·乐活中山”为主题的系列亲水活动。在专业水上运动教练的指导下,家长与孩子组队竞技,体验桨板、皮划艇等特色水上项目。

在专业水上运动教练的指导下,家长与孩子组队竞技,体验浆板、皮划艇等特色水上项目。(图源:中山南区)

“五一”假期前后,中山的大小河道、亲水空间热闹非凡,不少河岸更成为市民亲水乐水的“打卡地”。扎实的治水成效、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为赛龙舟等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为老百姓亲水、乐水提供了好去处,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