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轨道上的大湾区!广州中山携手启动轨道交通系列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7 来源:中山+

5月7日,由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系列文化活动启动暨轨道交通科普文化游推荐线路发布仪式在中山火炬高新区举行。据悉,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办各方将与首批十所学校开展科普共建,与学校合作开展轨道交通科普课堂。

活动现场,首场科普公开课以“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为主题,分享轨道交通建设背后的科技能量。 记者 缪晓剑 摄

上午10点半,活动现场,来自广州、中山两地的政府、企业及学校的嘉宾代表共同按下启动装置,标志着2025年度中山火炬高新区轨道交通系列文化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轨道交通科普文化游推荐线路将作为活动重头戏同步发布,首次共设置五条主题线路,包括——

科技线:“轨道溯源·科技之光”线路

产业线:“智造未来·产业探秘”线路

工程线:“超级工程·国之重器”线路

人文线:“人文轨道·城市记忆”线路

交通线:“未来交通·智慧体验”线路

另外,活动推荐的“打卡点”既有广州地铁博物馆、隧道博物馆等科普场馆,也有火炬大环村吕文成展馆、沙边村孙康故居、濠头郑氏大宗祠等有广州、中山地方特色的人文景点。

主办方与首批共建学校签订共建协议书。 记者 缪晓剑 摄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办各方还与首批十所学校开展科普共建,后续将与学校合作开展轨道交通科普课堂。活动中,中山市卓雅学校作为首批学校代表,与广东南中城际建设管理公司签订共建书,校企双方将开展资源共享,共同为高新区教育事业助力。来自十所学校的同学们以“火炬新未来”为主题设计了手抄报,向社会公众描绘了未来轨道交通深度融合后的城市新面貌。活动安排的首场科普公开课以“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为主题,分享轨道交通建设背后的科技能量,吸引众多学生与市民参与。

“火炬新未来”主题手抄报作品分享。 记者 缪晓剑 摄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轨道交通科普展览区,通过图文展板、模型展示、实物陈列等方式,让公众近距离学习轨道交通科普知识。据了解,其中有多件展示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核心技术的展品为首次对外公开。公众还可以通过模型遥控驾驶、知识答题等互动项目,“沉浸式”体验轨道交通建设的科技魅力。

小朋友们参观现场盾构机模型展示。记者 缪晓剑 摄

“此次活动将轨道交通科普与本土文化、科技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科普课堂+文化游学’模式,激发青少年对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兴趣。后续我们将联动广中两地资源,持续开展轨道交通主题研学、微博物馆巡展等活动,为湾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中山市火炬高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科普文化展览、科普课堂和科普文化游外,系列文化活动中还将计划打造轨道交通“微”博物馆,持续开展科普宣讲员培育,推动轨道交通文化深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采访了解到,系列活动将持续全年,通过“文化+轨交+教育”的创新模式,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未来,广州与中山将深化合作,以轨道交通为引擎,推动产业、人文、旅游全方位联动,谱写湾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链接<<<

南中城际中山段工程最新进展

截至目前,南中城际中山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3%。9座车站中,3座已封顶;9个区间中,1个区间已贯通,4个进行土建施工,今年将进入全面建设的高峰期。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