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近期,中山各镇街人大代表紧密围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紧扣群众关切点,在人居环境整治、民生项目建设、绿美生态打造等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加速前行、深入落实,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建言献策推动民生项目建设
“让中医药特色服务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5月上旬,五桂山街道桂南村卫生站迎来了数位人大代表参观。代表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并针对项目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这是五桂山街道人大办组织人大代表们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模式及智慧中药房代煎代配服务情况的专题调研活动的一幕。来到桂南村卫生站,人大代表们深入了解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工作,实地察看群众就医环境和卫生站的诊疗设施,详细了解中医药门诊、中医馆、康复理疗中心、智慧中药房等运行情况,并听取了相关部门有关情况汇报。
据悉,中山市近年来高规格、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国家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并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五桂山街道响应市委号召,制定了《五桂山街道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行动方案》,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听取汇报后,代表们结合项目发展实际,提出系列针对性建议:持续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中医药技术服务推广渠道,强化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这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推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与智力支持。
持续监督推动人居环境“蝶变”
5月13日,记者踏入东区街道东裕社区,一幅幅焕新图景令人眼前一亮:昔日环境卫生脏乱、基础设施陈旧的老旧小区,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曾经闲置低效的边角地块,化作居民休憩闲谈的街心花园;杂草肆意生长的荒芜山坡,经“梳妆打扮”披上绿装,蜕变为清幽的林荫小道。

这一场美丽“蝶变”,正是人大代表助力“百千万工程”结出的累累硕果。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突破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以来,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东裕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驻东区街道的市人大代表与东裕社区“两委”成员开展专题座谈,精准剖析社区治理难点,量身定制科学整治方案,为社区环境升级改造注入强劲动能。
以东裕社区新兴花园小区为例,这个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在原物业退场后陷入管理真空,环境卫生每况愈下,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甚至频发入室盗窃案件,居民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东裕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起“党建引领+引进物业服务、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共享美好家园、共促巷道经济”的全链条服务模式。人大代表积极履行监督职能,全程跟进物业公司选聘流程,确保公开透明,并明确服务标准;同时牵头组织居民代表深度参与改造方案设计,充分吸纳民意诉求;施工过程中,代表们定期回访督查,严把质量关。如今,新兴花园小区旧貌换新颜,平坦的道路、整齐的停车区域、完备的健身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周边商业氛围日益浓厚,成功跻身网红打卡地行列。
还有曾经无人问津、令居民头疼不已的东裕社区街心公园、薄荷山庄接壤东苑南路段杂草丛生的山坡,这些都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迎来新生。东裕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创新优化代表联动履职机制,持续加强与居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积极作用,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美好的生活环境。
履“植”尽责推动绿美生态建设
人大代表参与植树活动,既是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也是履职尽责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各镇街人大办将把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主题融入全年工作,积极组织代表就近就便投身绿化美化行动。

日前,石岐街道人大工委在沙咀公园组织开展“共建人大代表林”义务植树活动。活动当天,代表们带头育林,携手市政公司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挥锹铲土、扶苗培土、提水浇灌,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动,种下85棵宫粉紫荆树苗,为城市增添了一片新绿。
在中山各镇街,处处可见人大代表与群众一同投入植树活动的身影。例如,板芙镇13个代表联络站点(室)组织了69名人大代表与志愿者、群众一起在镇街各个选区种下种植铁冬青、凤凰木、黄花风铃、水杉、火焰木、细叶榕、香樟等树约260株;西区街道人大办组织人大代表与街道党员、干部及群众共同在隆昌社区开展植树活动,经过一番齐心协力的劳作,30棵新栽树苗在美丽的池塘周边迎风而立,为社区增添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新绿。
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植树活动,不仅丰富了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内容,增进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更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