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核药正日益受到健康医药业界的关注。5月17日,由广东核学会主办,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支持,中广核同位素、中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范恩柯尔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承办的“广东核学会核药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核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山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张远梁,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宇等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聚焦核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特邀近50位核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开展近20场主题报告及圆桌论坛,就核医学的前沿性研究和最新进展进行深入研讨,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核药产业的发展。

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聚焦生物药、化学药(含仿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以及细胞与基因、合成生物、脑科学、核药等未来领域(“4+4”重点发展领域),其中核药企业代表——范恩柯尔生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加速发展。与会专家认为,核药在肿瘤诊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在靶向治疗和影像诊断方面表现突出。论坛中强调了深化创新驱动下的产业资源整合与生态共建的重要性,也为核药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与建议。

范恩柯尔生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团队在靶点选择、多肽结构设计、同位素的应用等方面经验丰富,已成功打造了肿瘤免疫管线和核素偶联药物管线。公司首发肿瘤免疫管线正与百济神州合作开展临床II期,两个核药项目完成60 例患者的临床试验,另有多个核药项目即将进入临床阶段。范恩柯尔创始人兼CEO习宁认为,中山市已构建“产学研医”闭环,加速核药技术转化,建议政府加大对研发企业的支持。
广东核学会核药学专委会主委唐刚华指出,根据国家12部门联合发布的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年直接经济产值达4000亿元。大湾区核药产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百亿,大湾区应发挥区位优势,加速产业集聚。唐刚华认为,中山已布局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以及中科中山药创院同位素实验大楼等项目,而中山凭借优越的湾区中心地理优势及“医药+器械”双产业集群,有望成为区域核药枢纽。
中山创投总经理张伟东指出,近三年中山核药领域融资年增速超40%,政策红利(如“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十条”)吸引头部基金布局。中山适合核药CDMO/CMO重资产投入,投资回报率具有优势。
广东先通分子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花宁认为,大湾区核药发展核心优势在于政策扶持力度大,政府监管部门在审批与资源协调上提供支持。创新药物需克服监管复杂、生产配送难度高等挑战,借助政策支持攻克瓶颈。他认为,中山市具有“政策—资本—技术—供应链”四维优势,核药产业有望成为湾区健康产业新名片。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