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引智!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
发布时间:2025-05-20 来源:中山+

5月20日,中山市先进技术与未来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翠亨新区生命科学园举行。该活动聚焦先进技术与未来产业深入对接,展现中山优良营商环境和产业人才集聚效应,共话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当天上午,生命科学园还同步举行了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成为中山深化粤港科技创新合作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
粤港科创合作迈上新台阶

当天,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揭牌仪式率先举行。记者了解到,早在2024年7月,中山市人民政府便与香港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研究院。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意味着双方合作正式落地,也标志着两地科技创新合作进入新阶段。

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记者 余兆宇 摄

据了解,研究院总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位于中山生命科学园4号楼,基础硬件配套投入超过1亿元。未来将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重点布局新诊断试剂的研发和认证、肿瘤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动物流感疫苗研发及相关应用等领域,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介绍,研究院是学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重大品牌项目,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为研究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以往的研究院不同,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相较于学术研究,更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研究院在香港已积累不少较为成熟的科研项目,部分研究已获得专利。“我们要把这些专利带到中山,通过专利授权给不同企业,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助力当地产业升级。”赵汝恒表示,学校也会鼓励师生和毕业生到中山研究院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致辞。记者 余兆宇 摄

在当天的揭幕仪式上,研究院分两批次与高校以及中山龙头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赵汝恒介绍,与高校的签约侧重于借助高校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发展新产业;而与企业签约则聚焦于将学校和教授的研究成果在企业中落地应用。未来,研究院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提升基础研究实力,为产业创新提供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与企业紧密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和科技进步。

对接交流会搭建合作桥梁
多领域专家共话产业创新

当天的先进技术与未来产业对接交流会,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和高校代表参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伟强详细介绍了中山产业发展情况,重点推介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光电光学、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来自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低温产业的3位资深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与行业发展趋势,为参会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中山市先进技术与未来产业对接交流活动现场。记者 余兆宇 摄

作为受邀嘉宾、低温医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南科恒普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公司(武汉医科所深圳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坤,对此次交流会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山的营商环境与产业政策极具吸引力,他正计划在中山成立低温医学科技公司,引领中国低温医学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卢坤一直在深圳从事研究工作,眼下正面临低温医学产学研转化的迫切需求。中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他亲身体验到从深圳到中山的便捷,全程仅需不到一个小时。此外,中山在人力成本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且当地低温医学产业已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这些都为团队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对于与中山未来的合作,卢坤表示将聚焦中国低温医学在细胞组织器官以及人体保存细胞治疗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致力于推动细胞产业的引领式发展。他相信,低温医学产业在中山必将“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科技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