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山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暨“银龄行动”启动仪式在东区街道举行,市民政局携手东区街道为全市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揭牌,并为“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队授旗,旨在进一步推动老年人需求评估前移、适老化服务普及和银龄志愿服务下沉,为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市民政局与东区街道联合打造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位于东区街道御景湾大厦三楼,参照老年人居家生活场景,涵盖客厅、餐厅、卫生间、卧室4个场景。评估人员可以借助场景中的设施设备,对老年人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能力与社会参与等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服务站配备了智能安防、健康监测、适老辅具等设备,通过场景化体验空间,让老年人及家属感受科技适老化改造带来的舒适和便利。

“通过专业评估,能够明确老年人身体情况,帮助其对照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陈启枢介绍,服务站启用后,市、镇街两级民政部门将以此作为专业评估服务和科技适老化的示范窗口,常态化对外提供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咨询、人才培训、公益驻点以及适老化知识科普等服务,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适配”,从“兜底保障”转向“品质升级”。

活动当天,“中山智慧养老平台”微信小程序同步开通预约功能,除了服务站集中评估外,老年人或家属还可选择上门评估服务。“每次上门评估至少由两名评估人员参与,其中包含一名医护专业人员,既确保评估过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又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中山市社会福利协会老年人能力评估员梁桂英表示。
启动仪式上,镇街“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队代表——“东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银龄志愿服务队接受授旗,标志着“银龄行动”在中山全面铺开。据悉,目前全市已成立“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54支,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市民政局将联动各镇街通过培训赋能、积分激励等机制,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银龄行动”,鼓励他们深入社区,开展弱老帮扶、政策推广、知识宣教等服务,构建起“互助养老”的良性生态,让“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同频共振。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