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润菊城 !中山小榄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镇”
发布时间:2025-05-24 来源:中山+

5月初夏,小榄镇盛丰社区居民莫远壬走进家门口的公园,这里曾是一片荒地,如今变成休闲好去处;每个周末,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都会有一场面向公众的学习讲座……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中山市小榄镇文明新风拂面来的缩影。

千年榄乡,经岁月洗礼,历久弥新。如今,文明滋养,让小榄焕发出新生机。5月23日,小榄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小榄镇多年来持续推动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的生动写照。

图片小榄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镇”。图源:小榄发布

文明阵地筑根基
文明实践润乡风

近日,小榄菊花会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英武在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与青少年开启了一场劳模宣讲活动,传递菊艺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

这座由旧时粮仓活化升级改造而成的实践中心,是中山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近年来,小榄镇也以实践中心为主阵地,示范带动了全镇29个文明实践站及1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作为文明浸润的前沿阵地,实践中心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例如,与竹源社区合作开展春耕活动、自然“稻”理丰收节暨稻田音乐会;与同茂社区合作开展校企研学活动等,为市民打造兼具乡情、文化、乐趣的文明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图片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讯员供图

与此同时,小榄镇还以实践中心为引领,整合政府、村(社区)、民间三股力量,以培育实施“N”个文明实践项目为目标,构建起了镇内独具特色的“1+3+N”文明实践体系,成功培育了“爱心助学团”“囤粮计划”“创益交通”等百余个品牌项目,“文明实践10分钟生活圈”在小榄镇内逐步形成。

共建共治筑美好
 化解矛盾聚民心

在小榄镇盛丰社区,有一处新建开放型公园,由四个小公园相连而成。公园内配备了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各种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两旁摆放着休闲石凳和石桌,芭蕉树、荔枝树、芒果树等岭南特色植物点缀其中,营造出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合盛党支部党员率先捐资赠物支持公园建设,并带动广大群众参与捐赠,将原本垃圾遍布的荒地,改造成社区居民休闲‘四小园’。”走在公园里,盛丰社区党委副书记颜锡开说,公园建成后,盛丰社区将其中一个公园命名为“支部园”,以彰显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支部园”的建设,成为小榄镇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实践的生动案例。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居民投入到公园的建设和维护中。

美好的家园,离不开法治的守护。在小榄镇江滨公园里,一幢黄蓝相间的三层独栋建筑颇为引人注目,这是为辖区群众便捷获得法治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平安善治,而打造的“一站式”阵地——小榄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

“我们非常理解你的愤怒,但争吵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依法调解、理性协商!”在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这样的交流时有发生。近年来,小榄镇实现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成功打造“江志明调解工作室”、菊城“和·安”暖心驿站等服务平台。这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网络,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无论是社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还是居民的矛盾纠纷调解,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产城共荣启新程
文明底色绘未来

文明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的提升,更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连。

近年来,小榄镇以“工业强镇”的硬实力为支撑,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装备制造等9大支柱产业,打造了“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办公家具重镇”等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该镇拥有亿元以上企业272家、“四上”企业1546家、规上工业企业1023家,市场主体突破11.4万户,总量居全市镇街第一。

文明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的提升,更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连。图源:小榄发布

此外,小榄镇同步推广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如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从源头上破解传统金属表面处理企业“生产低效率、成本高支出、环境高污染”的困局,促进行业聚集式发展及绿色升级,让“富起来”与“美起来”同频共振。

从“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到“全国文明镇”,文明之风不仅吹拂在小榄镇的每个角落,更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小榄人心中,成为推动小榄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