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黄圃:无人机上阵!低空巡查“隐形蚊患”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中山+

“兆丰村两个企业的厂房楼顶存在孳生蚊虫的隐患点!”7月28日早上8时许,两架无人机在黄圃镇地面工作人员操控中,快速地升到半空,开始了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巡查工作。10多分钟后,无人机的高精度摄像头和智能识别系统发现,位于兆丰村内的两幢厂房楼顶有积水,工作人员马上将具体位置和情况反馈给兆丰村清理组人员,通知他们赶紧前来处理。

“黑科技”
助力筑牢灭蚊“防控网”

为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7月26日开始,黄圃镇卫健分局亮出“黑科技”利器——无人机巡查,建立起闭环立体化“防控网”,让蚊子无所遁形。

黄圃镇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组成员何远辉操控无人机对蚊虫滋生点进行巡察。  受访者供图

黄圃镇出动2架无人机,分早、晚两班围绕兆丰村安乐街、三社社区蓝天金地二期小区以及马安村盛河街等3个重点区域,进行半径200米的空中巡查。每台无人机每日飞行1小时以上,每日飞行约15公里,重点针对村民房屋楼顶积水、小区高空天台、企业、废品回收站、建筑工地天台楼顶等较隐藏水沟以及垃圾杂物堆积点等蚊媒孳生地进行楼顶地毯式排查。

“无人机在空中几十分钟就能巡查完一大片区域,效率极高。特别是发现高风险区域,无人机能在几分钟内到达现场查看,为清理卫生行动争取更多宝贵时间。”黄圃镇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组成员何远辉介绍,黄圃镇的建筑物类型多样,住宅区天台、大型厂房的屋顶、被围蔽的闲置地块以及视线盲区的角落都有可能积水,成为蚊虫孳生地,通过无人机“快”速覆盖,“准”确定位,靶向打击,能真正做到全域清查,彻底消除视觉盲区。

据了解,无人机在巡查中一旦发现“目标”,工作人员就会直接把坐标点推送给现场清理组人员,让他们能直奔“目标”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在开展消杀行动后,工作人员还会操控无人机再次复飞同一区域,直观地对比前后影像,检查积水区域是否被清理、喷药区域是否覆盖到位,客观评估防控措施的实际效果,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无人机巡查
三天发现积水61处

何远辉介绍,通过连续3天的巡查,无人机共发现较隐藏处积水61处、垃圾杂物堆积点25处。现场清理组根据地面工作人员反馈的信息,迅速落实上门清理积水和杂物,极大提升清除蚊虫孳生地的效率。

无人机巡查发现积水区域。  受访者供图

7月27日,无人机巡查三社社区蓝天金地二期小区20栋顶楼时,有一顶层商品房尚未出售,露台未装修导致雨后积水严重,成为蚊虫孳生地。发现该情况后,黄圃镇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组无人机小组马上通知现场清理组进行清理。7月28日,无人机再对该点位进行了“复查”,确认露台积水已被清理干净。知道这一情况的小区住户纷纷点赞:“无人机真厉害!这么高这么远都能看得这么清楚,政府做事真给力!”

据了解,自吹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集结号以来,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国伟,连续多日率领机关、镇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人员超1500人(每天1500人)深入到全镇16个村(社区)防控一线。据统计,7月19日至7月28日15时期间,共开展走访入户4万家次,派发宣传资料4.3万余份、蚊片3.8万份,动员居民群众超过2.3万人次参与积水清理、杂物清理、蚊虫消杀等工作,完成消杀92万平方米,清理孳生地约1.5万处,清运垃圾超过150吨。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