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显身手”,来看南头镇普通人的防疫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29

清晨的南头镇,阳光尚未完全驱散暑气,街巷间已开始流动起不同的身影。他们或俯身调整快递车头的防疫广播设备,或步履匆匆挨家挨户叩响门窗,或挥汗如雨清理着卫生死角……在这场防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战役”里,无数平凡的个体汇成一道道“潮汐”,随着任务的召唤聚集、奔涌,为守护小镇的安宁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快递员周嘉标:
像有使命一般,也想出一份力

7月29日,韵达快递南头分公司内,天花板上的风扇嗡嗡作响。周嘉标熟练地调试着红色扩音器,清晰的播报声随即传出:“清积水 灭成蚊 保清洁 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普通话和粤语方言来回交替,与公司门口鲜红的防疫标语交相呼应。

北帝社区片区的韵达快递员周嘉标有了一个新身份——防疫宣传的“流动哨兵”。记者 易承乐 摄

作为负责北帝社区片区的韵达快递员,这些天周嘉标有了一个新身份——防疫宣传的“流动哨兵”。清晨7点,他会准时起床,洗漱、抵达公司、分拣货物。十点半左右出发派件前,还会细心地为座驾装上扩音器,并带上一叠簇新的红色防疫传单。等这些工作全部准备就绪,他轻盈地跨上快递车,转身融入清晨的光影与人潮。

周嘉标将“大声公”绑在快递车上。记者 易承乐 摄 

上午10时35分,快递车的车轮碾过北帝涌边的石板,树上鸟儿欢快歌唱,周嘉标一手拿着包裹,一手抽出宣传单张,递给签收的陈阿婆:“阿婆,这是您的快递。还有这张防蚊宣传单张,记得看哦!”

“知道啦!”陈阿婆笑着回应,“最近晚上到点就点蚊香,门口的积水也清了。”旁边,骑车买菜的黄女士恰好路过,听到车上的喇叭声,她笑着感慨:“这法子好啊,声音跟到家门口似的,真系入脑又入心!”

临近中午,阳光愈发刺眼。周嘉标的快递车继续前行,车头的喇叭循环播放着防疫提示。路上迎面走来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红与黄的身影在小巷中交相辉映。扩音器里那熟悉的声音——“清积水 灭成蚊 保清洁……”也随之流淌开去,如同车轮留下的防疫印记。“听着喇叭声响,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周嘉标说,面对这场全民参与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歼灭战,他恰似有了使命一般,也想出一份力。“等完成上午的派送,我就会拆下扩音器,留给晚班的同事。以此往复,两天时间,我们就能完成一轮覆盖全镇的宣传。”

网格员郭嘉华:
早点把黑点弄干净,就能守护大家安全

上午11时,南头镇将军社区。网格员郭嘉华身着辨识度极高的蓝色警服,步履匆匆走进一家士多店。“您好,我们是社区网格员,想上门了解情况,同时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他亮明身份,拿出登记表,仔细询问,“老板,您店里有没有养水生植物?方便带我去看看水源位置吗?”

南头镇将军社区网格员郭嘉华在登记入户的情况。记者 易承乐 摄

得到回应后,他立即跟着老板向内屋走去。蹲下、俯身,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可能的蚊虫孳生地。

这般细致的排查,是郭嘉华这段时间的常态。作为将军社区的综管员,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歼灭战中,他始终冲锋在前,与疾控人员、消杀队员组成的“三人工作小组”,每天穿行在混合型住宅区(含自建房与出租屋)进行地毯式“扫楼行动”,日均排查50余户。那件反复被汗水浸透又风干的蓝色工衣,成了辖区居民眼中温暖的安全标识。

事实上,不久前(7月24日),郭嘉华刚从一场针对卫生黑点集中开展发热专项行动上退下。地点是将军社区17居民小组光明北路与富新街交会处,一块约800平方米的围蔽闲置地,乱搭乱建、杂物堆积,是藏污纳垢、孳生蚊虫的卫生顽疾。

郭嘉华和将军社区工作人员开启“白+黑”模式,走街串巷排查走访。

那几天,郭嘉华与同事们开启了“白+黑”模式。“早上差不多8点到,最晚的一天弄到凌晨两点。”

数据显示,这场专项行动组织专业施工力量130人次,科学调度10台次钩机等大型工程器械,共依法拆除违规搭建物5处、约530平方米,高效清运积存垃圾杂物33.6吨,成功释放公共空间约800平方米。同时,实施区域10轮次药物喷洒消杀作业,彻底消除蚊媒隐患。

郭嘉华的身影,就在这高强度作业中穿梭——应急照明灯的冷光下,他弯腰清理杂物,协同清运垃圾;横街窄巷里,他不顾脏污徒手清理顽固黑点;面对群众对屋前堆放杂物的不理解,他耐心地“拉家常”、反复劝导。支撑他的是朴素的信念:“我就想着能早点把黑点弄干净,就能多守护一点大家的安全。”

从快递车轮驶过的街道,到网格员足迹踏遍的巷陌,南头镇的防疫画卷上,描绘着无数像周嘉标、郭嘉华这样的身影。他们岗位不同,职责各异,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如同“潮汐”般默契涌动。领取任务,擦肩而过,又各自坚定地奔向目标。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守护小镇的坚实堤坝。


编辑  何淼   二审  朱晖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