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黄圃:党群协力共织“防蚊网”
发布时间:2025-08-03 来源:中山+

8月2日早上,当黄圃镇的街巷还浸在周末特有的宁静里,参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十日攻坚”行动的党员干部们早早集结、整装待发。

两日来,与黄圃镇结对共建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审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第二中学、市技师学院等15个市直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计发动近700人次党员干部下沉到黄圃镇16个村(社区)一线。他们与镇内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以“大兵团作战”的雷霆之势全面动员,集中火力开展防蚊灭蚊攻坚战,全力阻断蚊媒疾病传播链。

15个结对单位
“入镇下村”

本周末,黄圃镇以防蚊灭蚊为重点,全覆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重点进行集中清理垃圾、洒石灰等防控工作。15个市直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迅速投身行动:他们或挨家挨户敲响门扉,递上印着蚊虫孳生地清理要点的宣传单,提醒群众及时倾倒积水容器,帮助群众清理院落杂物;或几人一组,深入里街暗巷、闲置空地、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围绕卫生黑点处的垃圾、杂物开展“地毯式”清理与消杀,织密织牢平安健康防护网。

志愿者们重点进行集中清理垃圾、洒石灰等防控工作。通讯员供图

其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党员干部420人次深入黄圃镇的8个结对村(社区),累计清理黑点、积水等点位超600处。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结合“百千万工程”,成立了专项清理先锋队,聚焦黄圃镇空置老屋杂草丛生、易滋生蚊蝇等卫生隐患,动员党员干部深入背街小巷、荒废房屋,彻底清理堆积杂物、铲除丛生杂草、疏通淤积沟渠,并在清理一空的区域喷洒消毒药水,从源头上清除蚊媒孳生环境,连日来累计清理面积达4500平方米,清理杂草垃圾超20吨。

党员干部带头攻坚之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还在清理过程中积极动员卫生黑点附近的居民、房主家属等,一同开展清积水、灭成蚊行动,构建起“党员干部分片包干+居民主动认领”的双重网格化防控模式,让党员干部“带头攻坚”的风气汇聚起千家万户“门前尽责”的力量,形成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

市农业农村局分两批志愿者下沉到黄圃镇一村和新地村,开展蚊虫消杀和蚊虫孳生地撒石灰以及清理卫生黑点和派发宣传单张等工作。仅8月2日首日,就帮助镇一村清理积水约50处、清理卫生黑点3处、派发宣传单张约100张,帮助新地村清理卫生黑点182处,清运垃圾杂物约10吨。

市审计局则重点针对文明社区和大雁村的工地进行成蚊消杀、清理周边杂草、水沟,并对全辖区范围内花坛、闲置地、下水道等重点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两天清理垃圾杂物超20吨。其他市直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也活跃在各个村(社区),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党员带头干
群众接力参与

8月3日,黄圃镇不时下起大雨。看到群众家门前花盆在雨后积起的水,今年7月刚转为正式党员的刘建华快步走上前,熟练地拾起花盆,找到下水口倾倒。他说,三社社区的群众喜爱养花,尤爱养植水生植物,“最近天气不好,雨水反反复复,又持续高温,最是容易蚊虫孳生,因此更要不间断地进行走访摸排。”不间断地走访、一户一户地叩门,是他这段时间的常态。作为黄圃镇疫情防控突击队队员,自7月初黄圃镇打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攻坚战以来,他日复一日地参与着这项工作。

志愿者清运垃圾。通讯员供图

黄圃镇疫情防控突击队由从黄圃镇党政机关里抽调的40名党员干部组成,每天9人一组穿行在黄圃镇的大街小巷进行地毯式“巡扫行动”,日均排查150余户,确保不落一巷一户。他们给群众派发灭蚊物资的同时,也宣传防蚊灭蚊重点事项,还帮助群众及时清理积水、卫生黑点等。“通过前期的不懈宣传,多数群众都十分支持配合,主动及时清理积水,我们一上门,他们就会主动地告诉我们,全部都搞定了。”刘建华说。

“他们帮我们把房前屋后搞干净了,我们也要跟着行动起来!”8月3日,趁着周末时间,居住在文明社区13队的张先生将自家庭院再度进行了深度清理。他表示,每年夏天高温潮湿的天气让蚊虫肆虐,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来袭,更是令人忧心忡忡,“前两天,社区来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出动钩机,把周边杂草丛生的荒地都开展了全面清理,还将之前的洼地都一一填平了,并洒上了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我们群众当然也要配合做好自家事,才能彻底防止蚊虫滋生。”


编辑  张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