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山书展添彩!香山书院打造文化体验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5-08-19 来源:中山+

2025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中山书展(以下简称“中山书展”)于8月15日至19日在中山博览中心举办。作为中山书展的特色分会场,中山市香山书院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岭南本土文脉,策划了遇见先贤·名家讲座、“十大典藏好书”主题导赏、“琴棋书画”四艺雅集系列活动等高质量课程和公益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读者前往体验。

从今年元旦开启,中山市香山书院已经陪伴市民走过了春天和夏天,一场场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和名家讲座,让阅读跳出了纸张,成为可听、可感、可参与的生活美学,为读者奉上丰富文化大餐,成为书香中山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典藏好书 文脉传承

中山市香山书院地处金钟湖国家森林公园,与自然相融、与文化相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书院”。走进置身于山林湖川的香山书院,竹影清风,一步一景,让人心旷神怡。

8月15日,中山书展正式开幕,作为重点特色分会场,香山书院同步启动了系列文化活动。当天下午,中山市香山书院“十大典藏好书”榜单揭榜仪式暨《永乐大典》的编纂、流传与价值主题讲座在香山书院大讲堂举行,近百名读者和文化爱好者到场见证。

中山市香山书院“十大典藏好书”榜单发布。记者 孙俊军 摄
作为2025年中山书展的特色分会场,香山书院在书展期间举办系列阅读活动。图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流传与价值主题讲座现场。记者 孙俊军 摄

据悉,作为中山市民文脉传承的重要高地,中山市香山书院藏有3000多册经典图书,分门别类藏纳文脉古籍。此次发布的十大典藏好书涵盖历史、文化、艺术、文献等多个领域,成为读者与先贤对话的桥梁。

揭榜后,连续多天,香山书院香林阁还特别开放典籍导赏活动,一批批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在香山书院资深讲解员杨彦华的带领下,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

杨彦华告诉记者,连日来市民读者预约参观的热情十分高涨,当中不乏资深的文化爱好者。家住火炬高新区的林先生来自中国台湾,来中山发展已20多年了。前几天通过“中山+”新闻客户端了解到香山书院的导赏活动,他连续多天前往,捧起香山书院的典藏看了又看。

“看到这个活动预告,我周围的朋友很开心,纷纷表示要报名。能够触读这些典籍,实在太难得了。”读者古先生说道。

参加导赏活动的读者加盖特制典籍主题纪念章。袁永智 摄

“最美中国系列”成了最受读者欢迎的典藏。据悉,该系列由《最美敦煌》与《最美中国画》构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中华美学的精髓。其中《最美敦煌》聚焦丝绸之路上的艺术瑰宝,梳理莫高窟的千年艺术脉络;《最美中国画》精选魏晋至近现代的经典画作,诠释“以形写神”的东方意境。只见读者们兴致勃勃地翻看,在笔墨与色彩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璀璨成就与精神内核。“敦煌壁画又称‘墙壁上的图书馆’,我一直很想去一趟敦煌,这个系列让我犹如身临其境。”读者吴先生如是说。

据悉,参加本次导赏活动的每位参与者将获赠精美导赏手册一本,内含典籍介绍和互动问答。参观结束后,读者还可加盖特制典籍主题纪念章,留存书香记忆,共同感受中华典籍的永恒魅力,吸引不少青少年打卡这场文化新体验。

名家讲座 启迪人心

自中山市香山书院启动以来,已经先后联动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优质师资,面向社会公众持续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本土文脉、自然博物等系列课程。

这几天,香山书院再一次联动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原主任陈引驰,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京州等,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讲座,成为本次书展的“话题担当”。

15日下午,王京州率先开讲,为读者揭秘了这本位列榜单首位的《永乐大典》的编纂传奇、流散历程、现代启示和珍贵价值。谈到这部3.7亿字的经典,王京州说,它的遭遇令人扼腕,正本下落不明,副本历经劫难仅存世约4%。尽管如此,因其保存大量后世失传的文献片段,使得后世学者能够从中辑佚出众多珍贵古籍内容。他建议,学者和社会各界继续努力,推出严谨科学且便于普通读者阅读的现代版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民众。

王京州为读者揭秘《永乐大典》的编纂传奇、流散历程、现代启示和珍贵价值。记者 孙俊军 摄

17日晚,陈引驰带来的《逍遥的密码:庄子与现代的心灵自由》主题讲座则从庄子充满哲思的作品入手,带领一众读者“滑入”庄子的精神世界。他认为,庄子包容差异、尊重多元,以开阔的姿态追求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这些从他的“逍遥”和“齐物”核心思想中可以印证。他的思想也启示人们,要顺从自己的本性,去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客中山书展期间,陈引驰对香山书院也特别关注,专门到书院进行了考察。

陈引驰做客中山书展,带领大家进入庄子的精神世界。记者 孙俊军  摄

18日晚,康震携新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开讲,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这位中国人的“千年知己”。他说,苏东坡的生前身后从不寂寞,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但要真正走进苏东坡,也并不容易。康震教授表示,苏东坡身上的这种真实和不拘,正是人们热爱他、敬仰他的重要原因,他的豁达从容或可治愈现代人的焦虑。

康震携新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开讲。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让中山书展的热度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了心灵的回响和启迪。

四艺雅集 文化享受

在中山,阅读早已超越文化活动本身,而是一种浸润城市肌理的生活方式。首次作为书展的特色分会场,香山书院今年就以“琴棋书画”四艺为轴心精心策划,为读者带来了精品的文化活动。当高品质的文化体验遇到静谧清幽的文化空间,瞬间成为本届中山书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给读者妙不可言的享受。

翰墨润心,书法育人。15日下午,中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梁斌就带领读者们领略了《永乐大典》的书法特色,他认为,书法应有“法”,此法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欣赏书法,要追溯每个文字的发展脉络,从原始的象中理解一撇一捺的运笔。

16日晚上,朗月清风,竹声萧萧,古琴雅集在香山书院大讲堂庭院悠扬开场。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东笑携弟子王一萌、李贞莹,与中山市古琴协会会长林书舟联袂演绎,以《相逢相问知来历》《高山·流水》等经典曲目串联起山水意境的人文哲思。

16日晚,古琴雅集在香山书院大讲堂庭院悠扬开场。记者 徐钧钻 实习生 郭思烨 摄

18日,书院还迎来了一场“弈境香山”围棋文化讲座暨交流赛。国家级围棋裁判许书祥围绕围棋的起源、规则、哲学内涵及“以礼相待、以棋会友”的精神内核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告诫青少年不要拘泥于一局半局的胜负,而是要从棋局中学习道理、运筹人生。

交流赛中,一众小棋手们以“棋”会友。中山市香山书院供图

19日上午,“水墨丹青”国风水墨画展暨体验活动为四艺雅集画上完美的句号。中山市美协会员周乐以山水画技法教学与“共绘长卷”互动,带领市民体验水墨艺术的魅力。参与者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一副山水长卷凝聚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许多冒雨前往的市民说:“这么美妙的课堂,必须风雨无阻。”

“感谢书院为我们准备了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让高雅艺术走进老百姓的心中,在忙碌和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给了我心灵的洗涤,让我越来越相信和热爱生活的美好!”市民周灵纯在读者群里如是说。

本届书展香山书院以高品质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无论是古琴的空灵、围棋的哲思、书法的匠心,还是水墨的意境,皆是“香山书院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最好的诠释,让中山“文化兴城”真正地惠及每一个市民。

【统筹】吴森林 谭桂华 闫莹莹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