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骑楼挂上新招牌,老街上飘来咖啡香与非遗技艺的韵味,中山香山古城的活化改造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文旅图景。10月1日晚,走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上,修缮一新的骑楼建筑下,新入驻的非遗工作室、特色餐饮、文化体验店已悄然开业。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我的童年记忆。”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中山菜餐厅创始人谭子滔,如今带着品牌回到孙文西路步行街,成为首批入驻商户之一。和他一样,许多怀揣乡情的企业家纷纷“回家”,参与这场古城活化行动。
国有物业引领
多元业态集聚
中山市以国有物业为抓手,通过整合步行街上约40%的国有物业资源,精准引导业态布局。目前,步行街上已有39栋物业落实了新业态,占总商业面积的76%。
中山城建集团城市开发事业部总监苏家远介绍,截至目前,城建集团已在香山古城区域内成功出租318宗商铺,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些物业的活化利用,为古城注入了商业活力。
在业态规划上,香山古城运营管理公司制定了清晰的商业黑白名单,优先引入非遗、老字号、文化体验等业态。2024年,随着古城东段起步区改造,新签订商户合同面积超9900平方米,引入了中山百货、游客中心、“香山咖啡”等本土主理人业态。
2025年4月举行的招商签约仪式上,香山古城公司与22家优质商户签约,包括非遗工作室1家、老字号及非遗美食3家、特色餐饮7家、文化体验10家、酒店民宿1家。这种精准的业态把控,确保了古城商业的文化特色与市场吸引力。

文化赋能商业
打造特色体验
香山古城活化项目的核心在于“文化为魂、商业为体”的理念。项目将古城划分为国风商业区、活力香山区、休闲风情区三大特色区域,精准引进非遗、老字号等文化业态。
在孙文西路步行街,游客可以体验到古今交融的消费场景。“香山刺绣”非遗工作室开放刺绣技艺展示与体验课程;老字号“咀香园”推出文创礼盒、DIY工坊等新玩法;古装剧本杀、国风旅拍等沉浸式项目让静态的历史“动”起来。
美食成为串联乡愁的纽带。崖口煲仔饭、石岐乳鸽等地道风味与紫宝甘栗、澳门手信“澳茗园”等网红品牌共同汇聚古城,未来还将举办“中山味道”主题市集,让“吃”升级为一场文化溯源之旅。

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充满巧思。通过“一栋一策”改造策略,街巷深处的旧宅变身为青创工坊,屋顶天台开辟出星空咖啡厅,闲置阁楼改造成微型沉浸式剧场。思豪大酒店计划引入城市摄影艺术酒店、文创展示等业态,以复古为基调打造打卡式古建筑文化网红点。
串珠成链
打造文旅新格局
中山正将孙文西路步行街、兴中广场以及岐江“一河两岸”串珠成链,形成全域旅游体验空间。
在《香山古城城市设计》规划中,东西向轴线上,月山公园及古城墙、孙中山纪念堂、中山市博物馆、孙文西路步行街依次排布;南北向轴线则串联起逸仙湖公园、孙中山纪念堂、从善坊等。这些文旅点位将被串进多条游道,供市民游客自由选择单日游、2-3日游等游玩路线。
未来,中山还计划在孙文西路步行街精心策划系列文旅活动,围绕“山水街景”打造特色灯光秀、香山剧场文化地标和深中“岐”遇季等特色文旅IP,积极发展“夜游、夜宴、夜购、夜娱”新业态。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