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夜幕下,翠亨新区马鞍岛上空,2000架无人机与深中通道同框绽放,以“千机绘新卷,万象聚香山”为主题打造光影盛宴。

这场由中山市委宣传部指导、翠亨新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中山文旅集团策划的惠民活动,不仅每日吸引超万名市民游客沉醉于科技与文化交织的视觉奇观,更以灵动光束为笔,在湾区夜空勾勒出中山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轨迹,既是文旅创新实践,更是城市以文化为核、科技为翼激活发展动能的生动缩影。
惠民初心筑牢发展根基
中山文旅以光影为媒介,将惠民初心写进活动的每一处细节。作为今年6月新成立的市属一级国有文化企业,中山文旅集团成立之初便锚定“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定位,而这5场无人机表演,正是其践行惠民理念的首个国庆重点项目。“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旅体验”,中山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协管领导林小军的表述,道出了活动的初衷——让全民共享“节日福利”。

免费开放的政策下,深圳游客陈先生“没白来”的惊喜、中山西区市民刘婷“终于看到实况”的感动,成为这份福利最真实的注脚。更深远的是,活动巧妙借深中通道这一“湾区枢纽”为天然背景,用光影语言展现中山的区位价值,既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又形成“以活动促消费、以消费惠民生”的良性循环。当光束在夜空中流转,传递的不仅是视觉美感,更是文旅发展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的温暖力量。
高效执行彰显国企担当
2000架无人机的户外展演,每场超万人观摩的有序组织,背后是执行团队以专业破难题、以责任扛重担的硬核行动。作为中山今年首场大型无人机编队表演,技术与场地的双重挑战接踵而至:沿海空域的复杂气流可能影响无人机稳定性,单场超万名观众的集散考验现场调度能力,突发天气更可能打乱活动节奏。

从9月29日首次彩排开始,活动策划团队便构建起“技术预判+应急响应”的双重保障体系:及时与气象部门沟通,搭建起小时级监测网络,实时追踪气流变化,确保无人机群精准编队;联动翠亨新区交通、公安部门规划3条疏散通道与多个临时停车场,尽所能降低人流车流堵塞;当21号台风“麦德姆”来袭,团队果断取消两场演出。台风离开时,仅用20小时便完成了设备检修、场地清理与信息更新。其间,现场广播系统一直开启,提醒游客注意事项,通过媒体实时通报活动情况,最终在10月6日顺利重启。这场与时间、天气的赛跑,以高效执行诠释了“安全第一、体验至上”的理念,体系化的工作模式,科学的活动链路,更彰显了国企在重大活动中的统筹能力与责任担当。
多维传播擦亮城市名片
活动的影响力突破地域边界,离不开多层级媒体矩阵以光影为纽带的立体传播。线上,除依托官媒发挥主场优势,推出文字深度解读、短视频现场直击、直播互动答疑等融媒体产品外,还邀请了众多自媒体参与,共同形成强大的话题矩阵,广泛达成中山本土文旅聚合效应;线下,以香山古城为主阵地,联动中山影视城、红博不夜城、深中通道未来科技城,实现“四‘城’同辉”。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中山国庆文旅展现出立体、全域的吸引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传播能级的跃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次聚焦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现无人机编队与深中通道同框的震撼画面;新华社通过抖音、微博平台发起“千架无人机翱翔深中通道”等话题,阅读量破600万次,列同城榜第一位。同时,新华社总社采用了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策划的视频,利用双语向全球传播。随后,中国气象局、工人日报、头条新闻、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深圳报业集团等央媒省媒纷纷关注,持续为中山文旅打call。加之“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中山日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中山+”新闻客户端等本地权威平台的信息传递,形成从市媒到央媒的传播网络,截至10月7日,相关图文、短视频全网累计阅读量已突破1亿次,中山双节浪漫持续刷屏“出圈”。
当孙中山故居、桂山岐水、深中通道等元素通过光影在全国观众眼前呈现,当“百千万工程”的阶段性成效以科技感十足的方式铺展,这场无人机表演不再是单纯的本地活动,而是成为展示中山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累计观演人次突破30万人次、相关图文及短视频全网阅读量破1亿次,这份亮眼“成绩单”,既是本次光影盛宴的热度证明,更是其辐射全国的影响力缩影。光影所及之处,不仅让“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的品牌深入人心,更让中山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被更多人看见。
深层价值驱动文旅升级
“中山文旅发力了!”
“中山文旅这次真是上大分了!”
“看到无人机表演,为中山感到自豪!”
……
市民游客的热赞,道出了光影盛宴超越观赏的深层价值——它以科技为桥,让文化活起来;以活动为引,让文旅火起来。

“深中通道”图案升空时的齐声喝彩,让“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成果变得可感可知;“先看无人机秀,再逛中山”的跨城出行热潮,更让活动成为串联文旅资源的纽带——它不仅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更将位于马鞍岛的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与孙文西路步行街、中山影视城、红博城等文旅地标连成线路,助力中山打造大湾区知名文旅目的地。这种“文旅+科技+消费”的融合模式,为中山文旅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
当最后一架无人机平稳降落,马鞍岛的夜空逐渐恢复宁静,但这场光影盛宴留下的印记却愈发清晰。它以光影为笔,在中山文旅发展的画卷上,写下了惠民、创新、担当的篇章;更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百千万工程”与“文化兴城”的双轮驱动下,中山必将以更鲜活的姿态,在湾区文旅发展的浪潮中绽放更多光彩。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