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首票分类监管货物顺利通关,喝上“头啖汤”企业预计省20%成本
发布时间:2025-10-15 来源:中山+

10月15日上午,来自中山市海创物流有限公司的一批价值200万元的国内电子元件,通过非保税货物进出区方式顺利进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这标“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改革在中山正式落地。

中山首票分类监管货物正式通关。通讯员供图

“以往我们公司需在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内外分别设立仓库,用于处理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货物在区内外的仓库间频繁调拨,总体经营成本较高。”作为品尝海关“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改革政策头啖汤的企业,中山市海创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丹凤坦言,海关“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改革实施后,非保税货物也能进入保税物流中心仓储,该公司预计节省了近20%的人力、仓储、物流等成本,并能更加灵活地调配货物,迅速响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将有效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今年8月,为支持中山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发展,拱北海关因地制宜推出15项配套监管改革措施。其中“卡口分类分级管理”、优化账册核销、优化“一票多车”货物进出等措施已陆续落地见效。此次落地的“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改革,又将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据了解,“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改革允许非保税货物以非报关方式进入保税物流中心,与保税货物同仓存储、统一调拨,大大优化了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转换管理,企业完成报关手续后,可直接核增核减海关底账,不再要求实货实际进出卡口。该项改革措施帮助企业解决了以往不同状态下货物需要分仓处置、分车发运问题,成功实现货物高效集拼分拨、快速通关验放,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山保税物流中心作为物流枢纽的集拼分拨功能,促进生产要素资源加速流动。

“后续我们将用好改革政策‘工具箱’惠及更多企业,同时抢抓改革试点机遇,促进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开放枢纽平台,以‘保税+’赋能地方外贸高质量发展。”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驻民众办事处监管二科科长阮伟表示。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